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评价引领:在重视教育的基础上尊重教育 巨野县:“非遗”进校园 五谷“画”成长 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 项目化学习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图片新闻 智慧引领 华丽转身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评价引领:在重视教育的基础上尊重教育

□ 井光进

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而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关键。只有解决好党委、政府如何看待教育事业、如何支持教育发展、如何评价教育质量等根本问题,才能重视教育并能够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育人专业属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教育。这是优化教育治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营造教育好生态的基础,前提要发挥好评价的引领作用。

与党中央要求的正确教育政绩观相比,与尊重教育规律和行业特质相比,我们发现,当前基层和区域教育发展还普遍地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偏差,或者说是认知和行动的短板,呈现出两个“金字塔”形状。

第一个是在履行优先发展的责任上,呈现“倒金字塔”形状。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并首次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各地认真对待并通过一系列制度举措、政策出台予以推动落实。但从基层贯彻实施的实际情况看,有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和财政收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有些地方,这种人财物等要素资源投入上的说做不一、知行不一等“倒金字塔”倾向愈加普遍,与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

第二个是在落实正确教育政绩观上,呈现“正金字塔”形状。关于教育负担,中央出台了明确政策文件,为学校、为教师减负。地方也据此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减负清单。但在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似乎仍未得到有效破解。各种不相干或者关联度不大的行政事务进校园仍然层出不穷,学校和教师不堪其苦。这种负担上的“正金字塔”,让我们的教育和学校实际上承担着日益沉重的负担。事实上,为基层和教师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有些基层学校负担仍然很重。另一方面,从基层视角来看,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看重的更多是中高考升学率、尖子生数量等量化性指标。笔者经常听基层市县教育局局长讲,每年高考出成绩之后,党委、政府两个“一把手”只关注“北清数”、全省全市前100名入围数指标。这两个指标一旦不“扎眼”,就很不高兴,甚至会严肃批评教育系统。这种看似重视教育,但违背教育规律的“重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长此以往,将会产生延伸效应,导致全社会和教育系统评价学校只看中高考成绩,学校只凭成绩评价教师,层层产生“绑架效应”。这种错误的考核评价导向,将教育和学校搞成了“一刀切”“齐步走”,造成“千校一面”,学校失去办学活力。

办好高质量教育,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出现上述情况,根本在于中央政策没有在基层落地生根,在于部分基层党委、政府没有按照教育规律、没有按照正确的政绩观来重视教育、发展教育、评价教育。如果不是在尊重的基础上重视,往往就会把教育引向功利化、片面化、短视化的歧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最关键、最管用的就是用好评价这一指挥棒,通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各级党委、政府树牢正确的教育政绩观,重构区域教育良好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这就是说,重视教育的前提是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和研究教育。这里边,熟悉教育,就要熟悉党和国家对办学方向、对立德树人、对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熟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熟悉全社会对区域教育的期待。关心教育,就要关心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关心师生成长所需的支持保障,关心师生的身心健康。研究教育,就要及时研究上级新精神、教育新理念、出现的新问题、各地新探索等,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明白人和促进派。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更加凸显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只有深刻认识并理解当前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才能从根本上由重视教育转变为尊重教育,发自内心地将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我们期待,通过评价改革的引领来实现如下转变。

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领导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的新思想新观点,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问题,这是我们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在现代治理的前提下支持教育。加快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是激发办学活力,办好高质量的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下放教育和学校的自主权,通过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让家长和社会参与办学、参与监督、参与评价,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统筹各类进校园事项,推动实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减少对教育、对学校的不合理评价,警惕“左手放出去的权,右手通过评价又收了回来”。通过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党委和政府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营造起党委全面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改革的氛围。

在守正创新的传承中变革教育。守正,就是要遵循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学生中心、教师第一”;创新,就是要关注师生的成长变化,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创造适合每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教育改革有稳定性和传承性,必须把底线、规矩摆在前面,迈小步、不停步,真正营造起“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的区域教育良好生态。

在尊师崇文的氛围里办好教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从“四个引路人”到“四有好老师”,再到“教育家精神”,体现了教师享有的崇高社会地位,指明了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方向。对党委、政府来说,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教师,办好教育必须始终把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引导各界正确评价教师,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倡导社会尊重教师、关爱教师,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还要选优配强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把教育部门作为一个专业部门来对待。同时,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党组)选好用好校长队伍。

通过教育评价的有力牵引,让地方党委、政府树牢正确教育政绩观,把重视教育转变为尊重教育,从具体实践的角度看,应当从以下4个方面深化完善评价改革,切实予以推动。

第一,设计科学完备的教育履职评价制度。我们认为,这种评价机制的大框架至少应包括:党委、政府每年一份个性化的教育履职清单明确任务目标,每年召开一次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教育改革发展解决过程问题,每年组织一次教育履职评价推动结果落实,每年组织一次下级党委、政府和同级部门参加的述职评议展示工作成果,每月通报一次教育重点事项进展增强过程评价等几项“规定动作”。通过这种系统性的评价方式,建构起真正重视教育、尊重教育的宏观制度机制。

第二,研制导向鲜明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支持上“缺什么补什么”、服务上“到位不越位”等理念,重点评价党委政府给予教育在人财物资源支持的发展性指标、评价激发办学活力的改革性指标、评价规范办学和安全的底线性指标、评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等党建类指标。这些都是党委、政府应该履职到位、监管到位、服务到位的关键指标。其他指标尽量不纳入对党政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力求做到目标聚焦、精简高效。

第三,建立家校社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全覆盖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做到有课程、有师资、有评价,让家长爱教育、懂教育。比如,我们将体育纳入中考,并与语文、数学等值比重,学校不开体育课、开不好体育课,家长就投诉举报;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学校如果缺少实验设备,家长就会反映,用家长力量倒逼我们的教育在优质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办学。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力量,让专业评价促进专家办学,把评价变为诊断和指导,实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用好用活教育评价结果。对党政的教育评价,最怕一评了之、评而不用、大评小用、急评缓用。以潍坊市为例,他们坚持教育评价结果的阳光公开,在《潍坊日报》上公开发布,并且公布评价结果的日期与全市两会的召开为同一天。坚持每月一期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教育解难题、办实事情况公开印发,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把教育评价结果纳入每年市委对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市委督查室跟进督查。这就形成了“不比状元比投入、不看升学看改革、不唯成绩唯成长”的良好生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了。

实践证明,没有党委、政府在尊重教育基础上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越是重视越容易偏离规律、偏离育人方向。在尊重教育的基础上重视教育,是从区域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全过程的保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博士、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副秘书长)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