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脑科学理论对阅读的影响不可忽视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应立足学生发展 激活科学教学可尝试多种方式 文言文教学应理解传承好优秀文化

第8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8
【观点】

脑科学理论对阅读的影响不可忽视

□ 石阳

图文阅读是通过阅读大量图像和少量文字来理解主题、沟通思想的一种阅读方式,如绘本阅读、漫画阅读以及连环画阅读等。有的家长认为,过多的图文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深度阅读与思维发展,因此采取限制的措施。阅读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知识活动,借助脑在阅读过程中对图文进行解码,实现认知加工,因此,参照脑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对“是否要进行图文阅读”予以考察具有积极意义。

脑科学认为,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注意系统最先被激活,随后各个不同的脑区被激活,从而对参与阅读任务的各个认知加工区进行调节。研究显示,图像更容易吸引脑的注意力,激发想象力和情感反应。脑在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和权重,适应各种复杂的视觉任务。即无论处理多么复杂烦琐的静态图像,脑都能保持高效、准确、灵活和稳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学生在进行图文阅读时,图像会率先进行视觉判断;此后,各个不同脑区先后被激活,反作用于注意系统,刺激阅读注意力不断集中。随着阅读难度的逐步深入,阅读注意力的持续加强将促使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断提高。

早在1913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找到了学生的兴趣或者好奇心和他们在学习中努力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具有高内在动机和多好奇心的学生更愿意在追求他们学习方面目标过程中付出较多努力”的规律。同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在阅读质量的提高上起了重要作用。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兴趣和好奇心是促成细致阅读和深入阅读处理的前提,即对具有高度阅读兴趣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脑区会更侧重于关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认知整体,并愿意对这个整体进行信息深度提取和认知深度加工。因此,从“兴趣扩散”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持续关注学生由内部动机而激发的阅读活动兴趣,并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中心点不断为其向外拓展阅读兴趣圈,将大大缩短学生从图文阅读向纯文字阅读发展的进程。如:某些学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连环画,家长可将其作为学生了解中国断代史的兴趣点,阶段性向其推荐《三国演义》彩图故事书、《三国演义》白话文小说、《三国志》等书籍,推动图文阅读向纯文字阅读自然过渡与发展。

脑成像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目光停留的时间越短,他们会很快从一个地方扫视到另一个地方。而在短暂停留的时刻,大多数学生会先将书中的图像传递到脑皮层的初级视觉皮层进行加工;当脑能对图像进行熟练加工后,目光才能聚焦到文字部分及文字部分后面一到两个字符,甚至更多。此后,脑的左半球和文字加工有关的脑区才开始对文字意义进行投射。直到此时,文字对脑区激活的程度才显著高于图像对脑区的刺激。由此,脑科学研究者认为,在将不同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某些加工功能的脑区通常会优先加工特定类型的刺激,进而引发对相同认知操作刺激的相似激活。并且,这种激活活动的过程越多,脑区对图文组合形式就越敏感。如:学生在阅读《丁丁历险记》等漫画时,即使图文不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也会参与将书籍中的图像与文字整合成一个认知整体,刺激阅读文字的辅助认知状态慢慢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图文阅读训练后,脑能够熟练地根据以往的图文阅读经验来组织各种输入刺激,阅读习惯也将逐步脱离对图像的依赖。

研究数据表明,视觉化是人思维的内核,脑处理可视化内容的速度比处理纯文字内容快6万多倍。这得益于人的右脑是通过图像思考的半球,具有“共情”的潜能和图像记忆功能。其在处理图像信息时能统观全局,不拘泥于局部分析,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并激发创造性思维。基于此,脑科学研究者们已开始研究利用视觉本能引导创新思维发展的方法。一方面,他们通过图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发读者深度思考和对图像信息之外的想象;另一方面,指导读者借助画图的方式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书籍线索,连接思维脉络,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表达阅读所知、所想,延伸阅读成果。通过诸如此类手段,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促进学生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脑生理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形成创新思维规律,深化学生对书籍及各种外部世界的理解,最终指向改造现实世界的行动。

一项脑科学追踪研究显示,不同层面的阅读能引发读者对应神经回路的系统变化。以图文阅读为例,在最初200毫秒的加工过程中,图像会影响脑后部和视觉图形区域有关加工,而且这些加工不受任务要求影响,并在50个小时的训练后也没有显著变化。但当这种阅读效应参与语义加工时,会在左半球前额区和后部区域表现出来,随着阅读时长的叠加,表现得会更为明显。这些发现解释了阅读经验能改变神经回路的假设,也表明阅读中涉及的一些精神回路更容易被经验改变,即虽然参与阅读的基本脑区域未变,但通过反复阅读和新的阅读也可以改变参与阅读过程的一些神经回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调整阅读任务,延长激活神经回路的时间,通过有计划地减少图文书籍阅读数量,增加纯文本书籍阅读量,持续调整脑加工操作的优先顺序。如:学生在阅读《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图书时,起先会被图像吸引,但在积累一定图文阅读经验后,神经回路会自觉转而指向丛书中地理、人文等文字部分。如果家长此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纯文字图书,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学生将更易于接受。

综上,基于脑科学已有成果,图文阅读是纯文字阅读的基础,家长应保护学生对图文阅读的兴趣,顺应学生阅读的生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规划学生的阅读生活,关注学生阅读专注力的养成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系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