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脑科学理论对阅读的影响不可忽视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应立足学生发展 激活科学教学可尝试多种方式 文言文教学应理解传承好优秀文化

第8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8
【观察】

文言文教学应理解传承好优秀文化

□ 房玲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而文言文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沉淀的载体,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文言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它连接着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是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桥梁。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本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为古代汉语的瑰宝,文言文不仅是历史信息的载体,而且是传统文化精神的活化石,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文言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是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将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学生的文化根基,为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社会责任担当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容忽视。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技巧的传授,而且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那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传承呢?

首先,要做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关键一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言文教学,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连接古今、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教师应认识到,文言文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瑰宝,而且是承载丰富历史与文化的载体。通过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历史典故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文言文篇章紧密结合。例如:选取富含道德教诲的故事或诗词,引导学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人生哲理。课堂讲解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生动展示相关文物、艺术作品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课外,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参与传统文化主题的讨论会或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其次,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文言文教学中,挖掘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注重结合传统与现代,既要保留古文的韵味,又要使之易于被学生接受。第一,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古代生活场景或重现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方法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使抽象的文言文知识具象化。第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利用数字化资源,如音频、视频和互动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接触文言文,同时辅以对其背后文化的解析,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第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故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化、互动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理解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再次,教师应注意开展好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在文言文教学中,课外拓展活动与实践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些活动旨在打破课堂的局限,将抽象的文言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风貌,从而增强对古文献中所描绘历史场景的理解。课外阅读与剧本排演是另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并将其改编成戏剧,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而且深入理解了故事背后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这种互动式学习使传统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得以传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在文言文教学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们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深度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多元化途径,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论强调了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入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些实践建议旨在推动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