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私立青大的结局:并入国立青大,并非停办 小重山·青龙山 致泰山 偶像千年数屈原 孔子义利观中的智慧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偶像千年数屈原

□ 王晓珍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在门前挂起艾草或菖蒲,长江两岸的人还会举办划龙船、赛龙舟等活动。这一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唐代诗人文秀写诗《端午》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由此可见,不管这个节日最初起源于何时,有何起因,将端午视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已经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屈原作为“全民偶像”已逾两千年之久。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家庭,和楚王同姓同宗。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的血脉,从小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发奋读书,志向高远。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太子熊槐即位,是为楚怀王。受楚怀王宣召,23岁的屈原怀揣梦想,从老家湖北秭归(今宜昌)来到楚都郢(今荆州),担任左徒(类似于丞相之职),伴随楚怀王左右,深得器重,参与和执掌楚国许多重要军政、外交事务,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出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

屈原心怀“以民为本”的意识,主张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废除了只能在贵族中选拔人才的制度,选贤任能,治理国家;在外交方面,联齐抗秦,增强国力。短短3年时间里,在以屈原为代表的改革派的努力下,楚国人心凝聚,政令畅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战国七雄中崭露头角。人民崇拜爱戴屈原,把他作为偶像。屈原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的热烈欢呼。人民对屈原的崇拜甚至超过了对楚怀王的爱戴。

遗憾的是,与此同时,屈原也失去了楚怀王的信任。屈原身为贵族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权,损害了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他遭到了无能之辈的嫉妒和旧贵族的排斥陷害。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为人正直又不会周旋,最终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次遭到流放,辗转于归州、郢都、溆浦、湘沅、云梦、汨罗等“边缘”之地,长达30年之久。

国家不幸,诗家幸。流放期间,屈原看到老百姓流离失所,更能体会其疾苦。他空有满腔报国志,却不得施展。

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致整个生命所熔铸创作出《离骚》《天问》《招魂》等宏伟诗篇,《离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他的感触浓缩成那句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古流传;《天问》以奇特的诘问形式、异常神奇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科学求索精神。这种精神对世人的影响至今,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也因屈原的精神而命名。

“朝楚暮秦”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去其他国家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屈原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楚国一步。

楚怀王死了,屈原的心也死了。当秦军攻陷楚国的国都,眼看家破人亡之际,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创立和开辟了“香草美人”的诗学传统,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两千多年来,人们用特有的方式在屈原的忌日来遥祭他,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