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打造育警铸魂“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 康复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济南大学多举措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济大力量 培养非常之材应当采用“非常”手段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高教时评】

培养非常之材应当采用“非常”手段

□ 张海英

日前,武汉大学召开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本科招生宣传片《天工》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从2024级学生开始,武汉大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院内专业可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新阶段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准确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之变、国际之变,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但培养非常之材,应当采用“非常”手段。

本科专业是高精尖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仅决定人才培养的内容,而且影响人才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学生在未进入高校的门槛前,对专业并没有多少了解。虽然各高校招生宣传海报里也有相关内容的专门介绍,但毕竟内容较少,再加上真正看的学生不多,盲目填报的成分更多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一旦真正接触所学的专业,感兴趣的点自然就显现出来。高校不失时机地再给他们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让他们能把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才使其有可能在某方面真正走深、走细、走实,成为这一行业的专门人才、特殊人才。这才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必由之路。武汉大学校内转专业办法的制定,打通了学生专业选择的“中梗阻”,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夯实了制度的根基。

早在2016年年底,教育部就重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充分赋予高校在本科生转专业管理上的自主权。转专业办法的出台是专业管理的深化、细化。以往学生只能根据所填报的专业入校学习,直至毕业。如今放宽了限制,学生拥有同院内专业选择的绝对自由权和不同院系之间专业选择的相对自由权,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具有破天荒的意义。客观上讲,专业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是人生发展的一种方向。他们想学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什么专业适合自己,就学什么专业,不能人为地加以限制。选专业的自由性也间接体现了高校的开放性、包容性。

转专业办法的出台也体现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次大提升。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树人的渠道虽然很多,但最主要、最经常的手段还是专业。这是教师育人的抓手、学生学习的助手,因此,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专业,他们才能听得进、记得住、学得好,教师也容易教。反之,学生因对专业不感兴趣,不愿学,不想学,教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即便学生顺利通过了毕业时的专业考核,也很难在这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但专业是学术的代名词,是高校之大、之高的支撑,具有严肃性、庄重性,虽然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但也不能一放了之,必要的审核环节还是要有的。

学生转专业的理由要充分。对于报考时认定的专业为什么要转,动机是什么?学生必须写清楚,否则,不能放行。这也是对学生的负责。否则,专业兜兜转转地换来换去,哪一门都不能深入学习,势必难以学好。大学的时间有限,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因此,要勉励学生倍加珍惜。

学校要做好考核论证。对于学生提出的转专业申请,高校不能一转了之,而是要成立专门的专家论证小组,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转换后对学生发展有利,才能同意转换。因为有很多学生存在跟风行为。这也是出于对他们的负责。

对于特殊的人才要进行特殊培养。如,武汉大学的“雷军班”,本科生阶段起均安排进入小米等头部企业实习,参与一线高水平课题研发。每名“雷军班”学生会配备产业导师、学业导师和工程导师。“雷军班”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可100%保研、100%直博,且100%资助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与研修。这为培养高精尖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有助于特殊人才的脱颖而出。

对于学生而言,专业选择权虽然放开了,但要不要转专业,转换什么专业,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不能盲目,更不能跟风。对转入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就业前景、市场需求等,必须做好缜密的调查,确保心中有数,转之有道,转之合理,不能因为专业现在的“冷”“热”做判断。

高等教育是高精尖人才的蓄水池,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应当与时俱进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使高精尖人才充分涌现。

(作者系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2)班学生)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