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守护阳光心灵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明确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掌握预防欺凌的知识和做法;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等措施。
防治校园欺凌,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关键力量。作为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一名老班主任,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没有发现欺凌行为。”不是侥幸,而是我提前谋划,做好预案,层层设防,步稳行远。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做到“三个一”,即“一急”“一缓”“一暖”。
“一急”,就是要立即将学生带离至相对安静、让人安心的地方,最好是带到人比较少、空旷安静的地方或者心理咨询室。这是因为,每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基本上都布置得非常温馨,能让人产生安全感。这样会让学生的心理应激性缓下来。同时,要立即上报学校安全办,不要独自处理。
“一缓”,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内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如果是男班主任处理女生的事情,需要立即找到一名女生比较喜欢的女教师来协助处理。可以用拥抱、摸头、拍背等无声的肢体语言来缓解她的情绪;不要立即询问原因,也不要指责,以减少对心灵的二次伤害。这个“缓”的过程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一暖”,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进行心理疏导。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如何进行细致而暖心的疏导。
望其色,体察微表情。当班主任第一时间知晓欺凌事件后,要重点关注受欺凌的学生,并且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微表情,从微表情中分析学生当前的情况,及时告诉学生“别怕,由老师来处理。你放心,老师会一直陪着你”,以便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使其慢慢平静下来。同时,根据微表情来判断学生现在所处的伤害程度,用充满爱的眼神直视学生的眼睛。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学生此时的心情密码——眼神的交流是直击心灵的,会快速让学生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切记,不要在学生还处于惊恐的时候立即联系家长。这是因为,几乎没有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还能够控制好情绪,理智处理。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惩罚欺凌自己孩子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
闻其言,还原真场景。要想解开学生的心结,教师需引导其慢慢还原真实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沉默,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可能会有痛哭流涕甚至崩溃的情况,班主任一定不要妄自断言;可能会遇到行为攻击的情况,班主任一定要缓缓引导……之所以要还原过程,是因为此过程其实就是缓解学生内心压力的过程,学生能说出来,能哭诉出来,能发泄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疏导与解压。
教师的稳定情绪是促使学生情绪稳定的镇静剂。如果是新班主任,最好求助于专业的心理教师或者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协助处理,切不可意气用事。
问其状,细思巧疏导。解开学生心中的焦虑、害怕、无助的情绪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对策。如果是因为家庭原因,比如单亲或父母离异而产生的自卑与内向才导致受欺凌,教师就要与其家长沟通,让他们多关爱孩子;如果是因为父母给的压力过大导致的,教师就要和其父母沟通交流;如果是因为个人调皮捣蛋、喜欢招惹其他同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与人交往……
除此之外,对特殊情况的学生一定要成立班级友爱互助小组,让同伴的力量助其成长。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都有两个“问题家长”。有时,能温暖孩子的可能只有教师,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抛弃任何一名学生。
切其心,共情逐阴霾。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获得荣誉时是这样,受到欺凌与委屈时也是这样,都需要有人能够与其共情,看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走进学生的内心,听他们说话,帮助他们理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且针对其中的困惑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引领,是为人师者应该做的。后期可能会有很长时间的跟进,教师可以通过写日记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后续沟通。如果是同班级内学生的欺凌情况对其产生巨大的阴影,就可以协调进行班级的调整,但仍要跟进心理的辅导。
预防欺凌,班主任肩负重大责任,功夫一定是用在平时,应有为且善为。让我们用关爱和尊重去温暖每名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