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地球魂 又见平遥忆孟侯 沁园春·崂山 修心以坚志力行而日新 铁锤 无题 栗子花开 闲不住的娘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又见平遥忆孟侯

□ 王辉成

站在城南中央迎薰门上方的城墙上,俯瞰整个平遥古城,我被眼前恢宏的气势再次震撼了。平遥古城就像镶嵌在晋中西南的一颗明珠,虽然历经2700多年风雨的洗礼,依然闪现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站在宽阔的城墙上,我不由得思绪翻飞,想到了400多年前从平阴来到这里任知县的乡贤孟一脉。

据《孟氏族谱》及《孟氏家族历代变迁史记》记载,孟一脉祖居山东邹县(今邹城市),是亚圣孟子第五十七代孙。其天祖孟惟之明初时携全家迁至东阿县南谷镇(即今东平县旧县乡),孟一脉又从南谷镇迁往小黄崖村(即今平阴县洪范池镇小黄崖村)。隆庆辛未年(公元1571年),孟一脉中举4年后又考中进士(第三甲二百六十七名)。隆庆壬申年(公元1572年)春,孟一脉到山西平遥任知县。

想当年,风华正茂的孟一脉刚中进士,从平阴风尘仆仆来此上任。当时,他刚刚36岁,从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平遥,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当时的平遥县“地瘠俗悍,军民错齿”,贪官豪强、地方恶霸横行乡里,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孟一脉到任后,“击断明决”,严明法纪,“毙粮官六人”而“奸猾敛迹”。社会秩序稳定后,他上书朝廷,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当地百姓生活丰裕,安居乐业,他也因此受到万历皇帝的褒奖以及民众的拥戴。

孟一脉来到平遥任职,首次登平遥城察看,感叹城池残破,以《春秋》故事告诫人们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平遥靠近边疆,以前屡被辽人侵犯。当下,辽人虽然讲和纳贡,但是他们反复无常,不保证他们以后不复侵犯。所以,修缮平遥城的信心要坚定不移。“士大夫闻之,欣欣相告曰:‘吾邑民社幸有主矣,遂率里巷父老诣县为请。’”

孟一脉得到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后,开始上书朝廷重新修筑平遥城。康熙年间的《平遥县志·孟一脉》也记载了他修筑平遥城的功绩:“孟一脉,东阿县进士,隆庆六年任。砖包城垣,万世永赖。”由此可见,平遥人民对孟一脉治理平遥和新甃砖平遥城给予了多么高的评价!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和安徽的徽州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四川的阆中古城一起,是国内保护最完整的四大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保存最完整的县城,是联合国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孟一脉在明代的这次修筑,功不可没。

了解了孟一脉当年筑平遥城的经过,又游览了雄伟壮阔的平遥古城,我发自内心地为440多年前家乡的先贤孟一脉骄傲。如今,作为一座历史名城,这座古城又焕发了青春,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我还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由此可见,这里有多么的火爆。我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古城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旅拍店顾客盈门,在街巷里不时可以看到穿着古装摆拍的美女。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顺着站马道街来到西大街,来到早已心生向往的平遥县衙门口。站在这座明代万历年间重修的县衙前,我想象400多年前,孟一脉就是在这里主政一方,为平遥百姓的民生事宜殚精竭虑,处理一件件棘手案件,将平遥治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保存完好的县衙,平遥古城西大街的南侧还有第一家晋商票号——日升昌票号。如今,它有“中国票号博物馆”的美誉,被人们称为“中国银行的乡下鼻祖”。和它同为晋商典范的,还有位于南大街上的协同庆钱庄。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行时,协同庆钱庄曾为慈禧筹银20万两,足可见当时协同庆钱庄的实力有多雄厚。慈禧太后曾留下口谕:“一个协同庆票号,筹款支差,比得上山西藩司,也快比得上我大清户部了,余后应予奖叙。”它们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孟一脉在平遥为官5年,开荒积粮10万石。他还修学宫,培养选拔人才,以廉洁能干、政绩卓著升任南京御史。孟一脉秉性耿直,尽忠职守,“以直谏著声”,不怕降职与丢官,为官清正,勤政恤民,死后诰赠副都御史。孟一脉当年主政平遥在此筑城,看似举手之劳,实则难能可贵。他成就了今天的古城,也为世界保留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典范。他的善政之举、为官之道,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所有从政者学习。

又见平遥怀孟侯,做官当如孟一脉。

(作者单位:平阴县第四中学)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