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文言文高效教学六部曲 让乡土文化滋养阅读教学 巧用先导设计  优化拼音教学 一线教育工作者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上好体育大课堂打造育人新阵地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研观察】

一线教育工作者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 苏晓云

近几年,市域教师教科研的信心和热情高涨,课题研究质量得到提升,但是笔者在组织市域2023年度课题鉴定验收时,发现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课题研究上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市域2023年度208项立项课题及223项结题课题的挖掘和分析,厘清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课题研究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对其进行课题研究有所启发。

一线教育工作者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题选题:眼高手低、小题大做。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课题研究选题中主要存在对某个主题的研究价值难以准确定位、对问题现状的分析和解决策略的思路不够清晰、将问题转化成课题的思考力不够等问题。二是研究综述:饾饤堆砌、蜻蜓点水,文献搜集、筛选与整理不全。有的课题成员以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时发现“暂无相关数据”,就以为自己填补了研究的空白,殊不知找不到相关研究文献很可能是陷阱。有的课题成员简单地罗列极少数作者的观点,未对文献进行对比归类和分析评述,未梳理相关研究的演变发展脉络,未分析自己的课题与已有成果的联系和区别。三是研究方法:过犹不及、力不从心。有的课题成员随心所欲自创研究方法,导致课题研究方法过多,还有的课题未明确说明使用的是何种研究方法,缺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四是研究过程:虎头蛇尾、敷衍了事。课题研究过程中,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冷冷清清,存在重申报和开题、轻中期和结题的情况。很多教师的研究课题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理论支撑力度不够。从百余项课题结题材料来看,课题主持人更关注课题立项及开题论证,以保证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开题,对课题的持续研究和推进缺乏系统规划。五是研究成果:不知所云、移花接木。中小学校课题结题报告的质量整体偏低,过于注重报告文本的精美,内容系沙拉拼盘式的文字材料,甚至将相关性不大的活动材料充当研究成果,经不起实践检验,对后续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指导意义不大。

如何提升课题研究水平,不妨以下面几点为对策。

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变。一线教育工作者不能只低头看路,还要仰望星空;做课题研究得有结构性机会的意识,在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题目前最好有点儿战略思考。建议多关注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及年度工作要点,教育领域尤其是本学科领域核心期刊每年度的选题方向,发达地区教学成果奖及各级课题立项名单、本学科领域全国名师作的学术报告及研究方向等,立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着眼于政策文件要求与鲜活的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点进行选题,找准定位与结构性机会,找到对学生对区域对教育产生影响的、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对未来教育有价值的真问题。

二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新时代,教师要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从教师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专业发展中的不足,对教育理论、所教学科的教学方法、知识与前沿理论、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等勤学笃行。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研究学生,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在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互动中建构知识、求是创新,进而为课题研究夯实理论根基。若能通过持续学习提升文献综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将提高科研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找准自身科研定位,实现从祛魅到着迷的转变。对没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重要的是及时对“课题研究”这件事祛魅,去掉对课题研究的神圣滤镜。写论文或做课题研究并非需要有重大突破和创新点,不要总想“为了填补国家空白”,而要思考你想研究什么,接受自己没有完美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更多地关注自我的成长。可以尝试选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尝试做课题研究设计,包括文献综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设定、研究思路设计、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演练“从零开始”的新课题的真实生长过程,刻意练习课题研究所需的逻辑思维。

四要想好了再做研究,实现从设计到成果的转变。很多课题组在提炼研究成果时无从下手,故将所有工作资料堆砌到成果报告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就不够明晰。所以,要想提炼好研究成果,需要课题主持人及成员在课题论证设计时便想好。具体来说,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将研究问题提出、研究目标设定、研究方法使用、研究思路设计及预期研究成果理清楚,明确“做什么”和“怎样做”;以终为始,将结题鉴定时的成果报告撰写要求贯穿课题研究全过程,成果报告中讲清楚本课题研究的“术”与“道”,这样的成果提炼才能避免出现“大杂烩”。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