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细节可以更美丽
如今,教育细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是的,教育细节无处不在。它蕴含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如上课、课间活动、午餐、集体外出活动、开家长会……每个美丽的教育细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功不可没,正向的影响不可估量;反之,每个不恰当的小细节,则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从而弱化教育效果,有时还能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
学校的德育主要体现在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注重细节,这样才能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班级中,总有几名学生爱出风头,不分场合地顽劣。特别是到了初中,学生青春勃发,他们的小宇宙正在高速运转,自我意识如夏天的小草般疯长。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惯常的做法就是说教,用“碎碎念”灌输着自认为正确的道理。其实,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的做法大多都很排斥,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唠叨式”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细节:可以先深呼吸3下,也可以给自己10秒钟“熄火”的时间,然后静下心来,俯下身子,敞开心扉,眼睛看着他,耳朵听着,用心感受着,听听他的心声,也许会找到突破点。
教师要永远记住,每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渴望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孩子。只有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对他们的回答和提问做出积极回应,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学生有100种语言,有100个想法,有100种思考和说话的方式,教师就应有100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要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如此,教师不仅会收获一份真心,而且能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秘密花园的钥匙。
教育细节体现于学校的每个角落,落实在教师的每个言行上。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教育细节。他每接一个新班,在暑假时就提前和家长见面、沟通。他要来每名学生的照片,并把照片和名字一一对照,熟记于心。开学第一天,他能熟练地叫出每名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欣喜不已。换位思考,一名刚见面的教师马上说出自己的名字,学生会多么开心,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李镇西每带一个新班时都提前跟家长沟通,把全班学生的生日工整地抄好,贴在自己书房的最醒目处。当学生生日那天,他会为其送上一本自己的著作、笔记本或其他小礼物。因此,学生和李镇西的感情非常融洽。他真正做到了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看着两位名人的做法,我也反思自己。因为教英语,所以我至少需要教一个级部的三四个班。我曾多次下决心在开学一两周内,努力记下这些班级每名学生的名字,因为我知道能记住学生的名字会令他们多么欣喜。但很遗憾,每学期总有一些学生的名字我记不牢。特别是那些坐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星星”, 我经常张冠李戴。很聪明的或者很淘气的,我倒是都能记住。反思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我暗下决心,用实际行动向两位名人学习。新学期,我一定提前做好功课,记住每名学生的名字,力争把这个教育细节落实到位、进行到底。
在课堂教学中,细节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需要教师把每颗珍珠都打磨得晶莹剔透,那必将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课堂教学细节也像大树上的一片片绿叶,只有沐浴在温暖的爱的阳光下,它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沟通法则:55387定律。具体指向师生关系层面,通俗易懂的诠释就是:教师和学生沟通时,教师的形象和态度起了55%的作用;而教师的眼神和语气占了38%,最后的7%才是具体内容。所以,教师首先要注意的教育细节就是自己的体态语言,一名教师不能穿着邋邋遢遢,但也不能穿奇装异服,而是要端庄大方、得体利落。女老师一定要化个淡妆,略施粉黛,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跟学生对话时,要注意眼神交流,更要注重语气的亲切、和缓。若一名教师上课只注重传授教学内容,也就是那7%,而不关注前面的55%和38%,那注定是一节失败的课。只有学生真心喜欢、尊重、敬爱一名教师,才会喜欢其教授的课,才愿意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一名教师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在教育细节方面下功夫。
要深谙学生的心理。初中生崇拜明星和科学家,喜欢和同伴一起沟通交流,友伴效应很有优势。课间小憩时,我会给学生讲他们崇拜的科学家的故事,比如霍金、乔布斯,还有他们喜欢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等。我经常把在课余就做好的一些关于科学家和名人故事的课件播放给他们看,给他们用简单的英语讲《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和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流浪地球》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这样不仅能起到英语阅读和英语小作文的范文作用,而且能让学生看得趣味盎然。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更新知识储备,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做一条流动的小溪,保持源头活水的鲜活,才能和学生同频共振。只要教师多注意教育细节,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总会有快乐的收获。
好的方法需要活的思想,思想需要融合、借鉴、移植、开掘、再造、创生,教育不是活在真空中,有时候真的需要跳出教育做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迸发出生命活力。每时每刻,我们的校园都有美丽的故事发生,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打造这些美丽的教育细节来呈现的。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莱芜区胜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