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党建引领风帆劲育人路上党旗红 威海市文登区侯家中学 用项目式校本课程引领劳动教育 图片新闻 胶州市:清风徐徐来“廉”花朵朵开 潍坊高新区东风学校 “五彩风车”转动学生多彩童年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威海市文登区侯家中学 用项目式校本课程引领劳动教育

□ 邱洪迅

走进威海市文登区侯家中学,但闻噼里啪啦的油爆声、滋啦滋啦的翻炒声……校园里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原来,该校正在举办“小厨神争霸赛”。全校学生被分为14个小组,分热菜、凉菜、水果拼盘三个系列进行比赛。14个燃气灶同时开火,锅铲翻转,麻辣鲜香在烟火中弥漫。这是“我的拿手菜”课程现场。

前来助阵的初三学生陶宇航的妈妈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动手能力。自从上了劳动课,宇航回家后勤快多了!这门课对他影响很大。”

校长王成说:“以前,农村中学的劳动教育被弱化,孩子缺乏劳动锻炼,长辈一手包办家务劳动。今年,我校在校园、家园、研学园渗透‘博美’理念,打造‘博融美创,三园交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申请立项了‘新时代劳动课程体系校本化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我的拿手菜’课程即为其中之一。”

顶层谋划设计,“博融美创”保障劳动教育持久力

学校遵循“博有道,美致远”的办学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博美”办学特色中,进行顶层架构和一体化设计。“博融”是指年级课程融合设计,校家社融合联动,家园、校园、研学园“三园”融合推进,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美创”是指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创造美、展示美。

“家园课程包括‘我为父母打工’、衣柜收纳整理、学做拿手菜、‘我的面艺秀’、家乡农作物知多少、田间劳动技能大练兵;校园课程包括竹编绳编工艺、扎染布艺、剪纸艺术、纸伞彩绘、校园美化、博美蔬菜种养、柿子的生命旅程、学科融合课程、传统节日劳动课程、土味主题馆工具识用创;研学园课程包括‘运恒生态研学’、‘高岛盐场研学’、花饽饽文创研学、志愿社区服务行、劳动模范进校园、职业体验劳动周、生涯规划课程、博美大讲堂。”谈及“三园”课程,王成如数家珍。他认为,“三园”课程融合推进,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等核心素养。

校家社联动,“三园交响”彰显劳动教育生命力

在家园课程“我的面艺秀”课堂上,学校邀请镇非遗文化花饽饽文创基地的师傅来指导,师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制作花饽饽的技艺,如和面、揉面、设计、造型、醒面、蒸制和品尝。

初四学生杜思宇说:“以前,我看到奶奶和妈妈在家做花饽饽,感觉很难,从来不敢动手。在学校学习了花饽饽的制作方法后,我在过年时也能帮她们的忙了。劳动真快乐!”

近期,学校围绕家园和校园课程中的“家乡农作物知多少”“田间劳动技能大练兵”“博美蔬菜种养”三个项目,组织了农耕项目化学习活动。王老师介绍:“首先,我们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记录清明、谷雨、立夏等节气的时间、气候特点、农事活动、习俗、相关的故事谚语;然后,学生自主查阅了解辣椒、黄瓜等的种植环境、步骤和田间管理常识。学校还邀请生态园技术人员讲解果蔬种植知识和步骤。”

为助力家园和校园课程合育,学校设立“我为父母打工”项目,即将父母的角色定义为老板,孩子为打工仔或者打工妹,双方签订《家庭打工合同书》,由孩子在家通过打工挣得零花钱或其他奖励。比如,学生在校学习实践的“我的拿手菜”“我的面艺秀”“田间劳动技能大练兵”等项目,在家也有用武之地。

学校其他校园课程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威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上,学校展示的“土味主题馆”将劳动教育与德育、传统教育巧妙融合,颇受称赞。

立足课程评价,聚焦素养增强劳动教育价值力

为推动劳动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学校将其与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挂钩,根据《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表》,把学生对劳动工具的使用作为项目等级评价标准。综合等级评价优秀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信用积分奖励,并可以使用积分在“红十字信用超市”里挑选和兑换心仪的劳动工具,如厨房工具、保洁工具、田园作业农具、手工工具、家用器具维护与维修工具等。回家后,学生可以用它们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并填写完成“劳动工具使用心得”“学生劳动实践记录与评价表”等。

“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对‘三园’课程的评价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教师教学述评机制,提升劳动课程师资水平;实行学生诚信积分评价、学生三级劳动素养目标评价、学生劳动实践记录与评价,探索劳动课程增值评价。”王成说,学校顶层谋划,评价保障,意在“三园”里奏响劳动的最强音。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