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给“后进生”攒“后劲”
人们总是习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教师绝对不行。只有在观念上做出改变——把“后进生”看作“后劲生”,才能帮助其转化。
“后进生”本身就有前进的“进”字,只不过是落在大多数人的后面,进步总是会姗姗来迟。这就需要教师始终树立必定会帮助其成功转化的信念,传递给他“我能行”的信心。其实,没人比“后进生”更需要他人特别是教师的关爱。在最后的结果上,“后进生”成绩的进步可能微不足道;但从过程来看,为了收获点滴进步,他们可能付出了比学优生更多的努力。
追根溯源这些学生现状背后的原因,总会令人唏嘘不已。虽然学业后进,但他们智商“在线”。很多学生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有的是家庭变故,无人监管;有的是父母繁忙,疏于管理;有的是散漫成性,积重难返;有的是偏科厉害,被迫“摆烂”;有的是迷恋网游,不能自拔……
这些“后进生”虽学习上吃力,但他们同样需要温暖和认可。我们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一点儿细心和耐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赞赏,就能点燃他们的希望和热情之火,甚至可以让他们铭记心间。
“有爱才有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一天中午,我值班负责学生的午餐,遇见一名送餐员戴着口罩跟我打招呼,喊我“姚老师”。我知道,肯定是学生家长,但记不起是哪名学生的家长,何况她还戴着口罩。她自我介绍是一名女生的妈妈,说孩子现在在外打电话提及我时,都说当初我对她很好;又说孩子初中毕业后,在济南学习装潢设计,现在准备“专升本”。这个妈妈一提孩子的名字我就想起来了。这名学生刚毕业没几年,我确实没有忘记,但是这名学生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毕业后,从中职到高职,每年春节和教师节都会给我发祝福短信。“上学时,我对她好吗?”扪心自问,我真记不得自己怎么特地优待过这名学生。是找她谈过几次话?是曾经冬天提醒她加衣服?还是在体育课累得快趴下时给予她鼓励?但这只是我的日常工作啊!
去年国庆期间,我有两个饭局。第一个是很多年前的一名学生通过抖音辗转找到我,说我是他六年级时的班主任,他当时在班里是“后进生”。当他问我是否记得他时,我当时蒙了,说实话,确实记不得了。我几乎每年带一个班,原来一个班平均60人,这么多年,真的很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有时候,静下来回忆近一两年毕业的学生,看着毕业照都不一定能叫全名字。一是我的年龄确实大了,记忆力差了;二是在通常情况下,很多教师会记得学优生而忽略了“后进生”。两名教师通常的对话模式是: A :“还记得那一届吗?” B :“哪一届?” A :“就是某某(一般是考取名校的学生)那一届啊!” B :“嗯嗯,想起来了。”所以,当这名学生突然加我好友时,虽然我努力拼凑着记忆的碎片,但终究没想起来他是谁。这次,国庆期间他的饭店开业,特地邀请我去,我没有拒绝,特别想听听他的故事。
第二个饭局是2017年教过的学生,也是六年级教的。对那个女孩,我有印象:瘦瘦的,大大的眼睛,瓜子脸。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她住得离我家不远,我经常遇见她的妈妈。她不算“后进生”,但也不是很优秀的。毕业后,她读的是幼师,目前从事舞蹈培训工作。这名学生特地来学校邀请我和另一名教师,说她国庆节期间结婚,要我们一定去捧场。
教书20余载,所教学生甚多,学生毕业临行前赠送的小礼物我都仔细收藏起来。一个“孺子牛”竹笔筒,是一个坐在教室最后排角落里的男孩送的,那是我用无数张亲笔书写的激励小便条换来的;一把手工鲜花,是一个从北京转来的女生的母亲亲手编织的,是对我每天课间为女生补课的酬谢;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是一名患脑瘫的学生交由我保管的,他说,本子里都是自己想说的悄悄话……一幅幅学生真诚的祝福涂鸦,都被我珍藏在笔记本中。我时常翻一翻,回味着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享受,更能品尝出一丝甜甜的成就感。都说“后进生”更懂得感恩、更牵挂教师,可能只是因为在学校没有被教师忽略和放弃。
我是个感性之人,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感情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补充与润色。因为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既叛逆又渴望被承认和尊重,既乖张又极容易被感动。所以,哪怕我们只投入点滴的爱,也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作者单位系菏泽市牡丹区南城街道办事处南关小学)
2020届毕业生临别赠送的笔筒
毕业生家长亲手编织的花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