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体验”教学探究 开展养成教育  助力学生成长 怎样让学生变得“眼高手更高” 创意互动打造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接口” 让心灵在音乐中浸润滋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培养技巧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尝试】

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体验”教学探究

□ 王妮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唱歌课和欣赏课是最主要的课型,尤其是欣赏课,对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都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探索和实践“参与+体验”教学法,收到了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明显成效。

“参与”是指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是指学生在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歌声、节奏、伴奏、表演等方法来学习音乐。运用“参与+体验”音乐欣赏教学法,通过“想”“说”“演”的参与和体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愉悦中获得音乐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和结构的理解。

“想”的“参与+体验”是欣赏作品的目的。“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音乐不同于语文和美术,它由情而动,有感而发,比较抽象。如何使学生在流动的音乐中,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想象呢?第一,教师要求学生体验作品的情绪,在感知音乐高低、强弱、节奏等要素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体验和判断音乐的风格。第三,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如欣赏民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我先不告诉学生,让其随着热闹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想象得五花八门。在学生叙述后,我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名称,并通过介绍名称让学生了解曲目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曲目的提示对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展开更深入、更细致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趋于完美。

“说”的“参与+体验”是欣赏作品的深入。“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他们说出听后感。如欣赏《丰收欢乐而归》时,在课堂上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让学生说出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觉此时的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或远或近的海面上停着几艘渔船。他们马上要出海了,他们的心情就像海面一样平静。”有的学生说:“我感觉海面起风了,船长命令船员扬起了风帆。大家都很紧张,希望战胜风暴,早早见到家人。”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说”,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听赏过程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演”的“参与+体验”是欣赏情感的升华。以往的欣赏课可能只是让学生聆听、感受和分析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唱歌课相比,显得单一枯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欣赏和分析音乐后设计一个表演的教学环节,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教学《龟兔赛跑》一课时,从讲故事入手,描绘出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有糖果做的屋子,有长满巧克力的树,树林里还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有小鸟、小猴、小鹿,还有骄傲的兔子和勤恳、谦虚的乌龟。我边讲边展示这些美丽的场景,再配上这些动物在绿色森林王国中嬉闹、追逐的美妙声音,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马上就被这些美丽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也为接下来听辨兔子与乌龟的音乐做了铺垫。接着,用音乐作背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谁和谁比赛呢?此时,学生便有了要听音乐的强烈欲望,教师便可趁热打铁进行欣赏教学。

(作者单位系荣成市府新小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