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节特刊·参加全国庆祝活动代表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王芬:扎根田野考古  践行立德树人 戴冬茜:让青春在乡村教育舞台闪光 孙中升:躬耕三十载  一生教育情 山东农大农学院:书写“齐鲁粮仓”建设的“山农答卷” 夏延致:勇做“海上棉仓”的开拓者 杨守菊:守望成长人淡如菊 崔维群:潜心职教无悔的选择 王先军:致广大而尽精微 陈骞: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第4-5版:教师节特刊·参加全国庆祝活动代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节特刊·参加全国庆祝活动代表
04
【全国最美教师】

王芬:扎根田野考古 践行立德树人

王芬,现任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副书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曾获“齐鲁最美教师”“宝钢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获评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20多年如一日,王芬长期奋战在考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扎实学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传道与授业、教书与育人紧密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学术引领和知识传播中,实现浸润式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立德树人,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她长期扎根于乡间田野,先后带领9个年级的本科生、15个年级的研究生,在山东即墨北阡、邹平丁公、章丘焦家和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高质量完成考古实习任务。在“田野考古为根基、聚落考古为引领、科技考古为支撑和博物展览为延展”的考古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构建中,作为本、硕、博100余名在校学生的指导教师,王芬始终坚持为学生掌思想之舵,点领航之灯,致力于培养能承担时代使命、具有爱国情怀的出色接班人。

以课程思政为根本,着力培根铸魂。5年来,王芬始终坚持带领其考古团队为学生讲授“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通识核心课程。该课程融历史知识、学术人文、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人格教育为一体,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学生受众涵盖全校30多个院系约8万人次。在学生掌握丰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涵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弘扬其担当精神,锤炼其崇高品格,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以此为基础,其团队每年为全校学生提供约400课时的思政授课内容。

王芬培养的研究生中,80%以上为中共党员,其中多名学生获颁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培养的研究生宋浦文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她以学为要,以行为重。积极组织“学生进课题组”等活动,注重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她引领学生走进赛场,指导学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她鼓励学生走进基层和社区,在社会实践的广袤土壤中淬炼品德素养,所教学生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70余项。

多轮驱动,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近年来,王芬积极参与新文科建设,担任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依托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博物馆等平台,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积极探索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多方努力下,学院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初阶——中阶——高阶”完整的长管道、厚基础、重内涵、强质量的考古学人才培养新链条,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联合发展的新驱动,实现了国家急需考古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她还积极搭建平台,把“东方考古论坛”等学术品牌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工作坊和沙龙等形式,促成学生与学术大家面对面交流学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

服务大局,引领学术科研新发展

立足田野考古,服务国家大局。王芬主持了上海广富林、山东即墨北阡、章丘焦家、莱州吕村、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研究。1999年起,她长期参与鲁东南两城镇聚落考古,课题设计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成为中外合作考古的成功案例。2007年以来,参与即墨北阡考古,在比较小的发掘区域内对聚落布局和聚落变迁做最大化解读,创新性探索史前贝丘基层聚落的田野操作和综合研究。

她所负责的焦家古城考古,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目前年代最早的城址,立体性地呈现了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历史图景,有力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其工作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报道。

依托山东大学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她综合运用动植物、人骨、地学等手段,开展气候和地貌变迁、资源利用、史前农业发展等研究,填补了多项历史空白。她还带领团队首次在国内提出“化学考古”,开设“化学考古”通选课。

多年来,王芬潜心于考古教学与科研,坚持立德树人、示范引领,坚持身教重于言传,践行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睿与)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