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要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做好教师荣休工作。
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唯有如此,才能以教育之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但时下,在有的地方,教师过重的非教学类负担成为他们专业发展的“中梗阻”,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为教育减负,为教师减负,应当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地进行下去,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各级各类主管部门要精心维护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爱惜教育教学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国之本,民之本,青少年发展之本。任何人都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教育。不管发展什么、建设什么、提升什么、保障什么、维护什么,都应持之以恒地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不利于教育的事、给教师增加负担的事,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树立起红线意识、底线意识,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要为教育加负的各种行为主体念“紧箍咒”。教育系统既是立德树人的机构,又是文化事业部门。由于其体量大、人数多、规模大,能做可接的任务似乎很多,写写画画、吹拉弹唱、打卡签名、网络点赞、增加流量、提高关注度等等,师生似乎无所不能,而且完成任务的效率高、时效快。因此,这也成为很多部门倾倒责任和任务的“筐”,不管沾边的、不沾边的都一股脑儿地推向教育、推向教师。对很多“负”,学校接不完,教师干不完,学生造不完,以致为了完成任务而荒废主业,严重增加了教育之卷、教师之卷。
为教师减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当走在前列、做在实处。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大倚仗,因此,更应格外珍惜这种生产力。一方面,要坚决挡住其他部门倾销给教育之“负”,坚持原则,不讲情面,守好教育之门;另一方面,不给教师增加负担,非教学类事务让专业的人来做,把教师真正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提升能力,在树人的沃土上深耕细耘。
教师也要学会为自己松绑。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很多所谓的“负”都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性工作,做好了,对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有利,因此,这种“负”也是立德树人链条上的一部分。如,班级的文化建设、校园的文化建设、清除校园的杂草、修剪花枝、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就不是“负”,而是育人的载体和渠道,因此,教师应当把它们和教学工作排好序、分好类,分清轻重缓急,一项项地完成,不辞辛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负面因子,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中梗阻”,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坚决清除之。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应当齐心协力,才能画出同心共减的最大“同心圆”,使“负”无处藏身,没有生存的土壤,才能还教育一分宁静,还教师一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