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道法教学应展现融合之姿 用演绎助推智慧课堂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向美天性

第6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6

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向美天性

□ 贾君玲

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激发这种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美术课堂犹如一幅立体画卷,学生是这幅画卷的主人,他们与生俱来的美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为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生成审美素养,教师要转变教学意识,从美术教材中蕴含的美感因子着手。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引下,建立新型美学观点,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探索状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从学生主体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基础和兴趣点,根据教学内容有效调控教学环节以及流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索中,激发他们的美感体验,通过资源的多重整合让美术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

在观察记录中感受表象之美。向美而生,唤醒学生的天性是美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审美感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载体。教材文本就是最好的依托。美术教材的构建是极其科学高效的,不仅包含理论知识阐述,而且囊括了多重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感知美的素材。教师不妨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在观察中感受艺术作品的表象之美,并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记录下来。由此,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启动,创新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学生对文本素材感兴趣,才会由表及里,进入深度挖掘探索状态。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时,教师先从生活着手,对学生展开引导。“请大家化身‘小小调研员’,观察市面上不同汽车的造型,并将你看到的汽车造型画出来。”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会在观察中记录,在记录中感知汽车的内部样式和外部造型。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观察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汽车的外在特征有了全面的感知和把握,课堂教学便在不知不觉中启动。

在分析综合中品读意蕴之美。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外表华丽、色彩鲜明、能够吸引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品的内涵意蕴才是根本。让学生透过表层看到作品传达出的态度倾向、情感价值观,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追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在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展开多维探索,让学生在分析综合中探究作品本质,提高美术基本素养。

作品分析研究,设计思考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是不错的选择。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顺利进入学习轨道。《生活中的线条》一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直线和曲线两种类型。单独学习某一种线条既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又单一。为让课堂教学更加丰盈立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对比式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的机会。有了参照对象,学生的认知被激活,会积极行动起来,找出图片中的不同点。在细致有效的分析中,学生对直线和曲线各自的特点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审美能力得到锤炼,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在分析作品、解读其意蕴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可以进行适度讲解分析,但不可长篇大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具体参与体验中获得深刻感知。

在应用实践中领悟内涵之美。现代教学思想主张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知过程,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容易调动。而当学习活动结束,学生觉得掌握了知识后,想要调动其主动性就并非易事。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主动性较差,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采用趣味化呈现形式,提升训练活动的趣味性,让课堂更加灵动鲜活,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和体验。

课堂审美磁场强大,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教学《穿编的乐趣》一课时,教材中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了编织。面对各种各样的编织手工艺品,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感知和创作欲望。教师以文本中的作品赏析为基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创作手工艺品。一开始,学生自信满满,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工艺品制作速度极为缓慢。这时,学生才意识到制作手工艺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重新认识手工编织,探寻其内涵,感知其艺术美感。小学生思想不稳定,对艺术品的感知理解不够深刻。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及时进行点拨指引,让学生精准把握穿编方法和特点,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积极能量,充分理解传统工艺的内涵及其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图画美、艺术美,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和自然美感。在观察记录中感受表象之美,在分析综合中品读意蕴之美,在应用实践中领悟内涵之美。在多重教学手段的交叠对接中,学生对美术形成进一步认知,逐渐建立美学观点,思维的活跃度大大提升,艺术潜能得到深度挖掘,为审美素养的生成扫除了障碍。

(作者单位系商河县实验小学)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