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滕州市: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高密市:打造学生高品质成长“第二课堂” 图片新闻 泰安试点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全流程干预”管理 省教科院与潍坊学院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俄语开放教育中心 落户山东师范大学 深入把握五大关系,赋力教育强国建设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深入把握五大关系,赋力教育强国建设

□ 王欣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这不仅阐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遵循,明确了任务导向。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是教育强国建设所要遵循的科学思想方法。系统观念要求以整体、动态、开放思维认识和把握教育强国建设与其他领域事务在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内部的复杂关系,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教育强国建设进行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从“立”与“守”两方面深入把握五大关系的全面性、深刻性,定位好、回答好“怎样建成教育强国”的问题,推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相统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基石,也是千家万户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承载着人民的殷切期望。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支撑国家战略为重,“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科技创新和人才是应对激烈的全球竞争、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教育强国建设要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同频共振,担负起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使命。要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本,“守”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教育强国建设要在向“上”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盼和追求。

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相促进。教育强国建设要处理好教育本身的内在关系,以知识学习为基础,“立”成长成才所需的扎实学识。知识学习是教育的基础目标。通过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不断拓展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锻炼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守”成人成事所需的综合品质。要平衡好教育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使之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强国建设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使命,“立”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守”教育的基本功能范畴。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育才,而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充分彰显和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此,教育强国建设要紧密对标社会发展需求,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育才与社会用才有效衔接。

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相协调。教育强国建设要以规范有序为基本前提,以激发活力为动力源泉,“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明确方向,“守”国家政策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有序是营造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保证和前提,教育需要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但过度强调规范可能会抑制教育的活力。因此,要充分协调教育强国建设中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既要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在合乎要求的轨道上改革发展,又要营造鼓励教育创新发展的环境,使教育迸发应有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强国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相补充。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根本,以借鉴国际经验为补充,“立”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要坚定文化自信,根植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教育,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具备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学习国外有益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推动教育创新性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之路。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正确处理和平衡五对重大关系,深入把握其深刻内涵和内在要求,才能推动教育强国之路走稳、走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