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一个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远 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奏响扎根烟火向阳生的“先锋号” 图片新闻 “选择什么课程,你说了算” 乡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实践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乡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实践

——荣成市实验小学探索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纪实

□ 鞠文玲

探寻最美天鹅湖,行走十里古乡,根植红色基因;学习荣成非遗文化,寻访大国工匠,坚定文化自信;走进荣成博物馆,来到海洋牧场,体验荣成文化……作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学校”、首批“山东省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学校”,多年来,荣成市实验小学一直探索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学校教育实践,致力于培养“大气谦和、勤劳勇敢、坚毅担当、尚美创新的新荣成人”,完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乡土+”主题式跨学科课程体系,对“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

文化认同:讲述乡土故事,唤醒文化认同

“荣成的‘两卫一所’,即成山卫、靖海卫和寻山所,不仅仅是地名,更是抵御外侮、保卫边疆历史的见证。如今,虽然战火已远去,但‘两卫一所’作为地名被保留下来,让人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是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荣成地名村史故事,也是他们“寻访荣成地名文化”的学习成果展示。在荣成实验小学,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学生带着好奇,研究家乡的海草房,探究过冬的大天鹅,参观大国工匠许振超故居,学习“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郭永怀的事迹……

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寻美荣成”乡土文化主题实践,全校所有班级自主选择荣成丰厚的乡土资源开展学习,带着问题兴致勃勃地去看、去听、去探求,在实践中读懂“乡土荣成”。就这样,具有“中国情怀、荣成品格”的新时代学子越来越鲜活。每年举办“乡土荣成荟”大赛,党员带领队员积极参与。从“寻美红色基因、探秘深蓝海洋、寻美金色人文、探秘银色科技、寻美绿色生态”5个维度,“小小传承人”讲述荣成非遗传说,“荣成推荐官”导游山海美景,红色宣讲员推介荣成味道、荣成特产等。学生摇身一变,成为讲述荣成、推介荣成的志愿者。

从2019 年起,学校开始“家校社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社区、村镇、服务站为基点,以学校红领巾宣讲团、家长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大国工匠和爱心企业等为“四梁八柱”,以项目式、主题化推动乡村文化传承,走向社区、走向村落、走进寻常百姓家,将乡土生活中的风景变成“看得见的成长”,从广袤大地、火热生活中汲取育人力量。

文化实践:构建乡土课程,开启文化实践

“这是一只戴帽子的小燕子,它嘴里叼的是一枝花。呀,花掉了!”4月9日,在劳动实践课堂上,几团橡皮泥在学生的巧妙构思下赋予“清明燕”以可观可感的形象。这也为当地非遗“花饽饽”的面塑制作打下实践基础。

几张玉米叶展平、扭转、拼接、塑形、点睛,一条条草编的龙在学生手中逐渐成型;普通的彩珠,可以串成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等各种想要的形状……每周二下午,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备受学生期盼,因为这时他们会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探索跨学科项目化课程了:“咱们当地的海草房,屋顶是人字坡型的;有厚重、高耸的马鞍式屋脊;整体为灰白色调,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草屋。海草房的屋顶比普通屋顶陡峭得多,顶角大约是50度。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海草房屋顶角的秘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搜集资料,调查研学,开展实验……

乡土文化教育,始于乡土,终于育人。学校围绕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按照诊断、引入、建制、实施、询证、优化“六步行动”,进行乡土资源遴选,再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国家课程高度整合、与地方课程适度补充、与校本课程深度聚焦,开发系列乡土课程,让乡土文化的种子落地生根。

乡土文化教育既要“见课程”,又要“见学生”。学校以“学生成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从课程目标、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乡土课程体系。如:美术课程《剪纸》一课,拓展融入极具当地特色的渔家剪纸课程中;依托数学“统计”单元,设计“数说荣成”项目,让学生去寻找家乡发展的各项数据;将沙式武术、陈氏太极在体育课程中加以体现;将豆面灯制作、鲅鱼水饺制作等纳入劳动课程。学校通过与地方课程的适度补充,将海洋资源、渔家文化民俗等内容设计成“深蓝海洋”课程,传承海洋文化,感悟蓝色创新;通过与校本课程深度聚焦,设置“乡土+”学科融合10门主题必修课、50多门选修课,让学生在体验参与中获得情感认同,同时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学校乡土文化教育既“见课程”又“见学生”,以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真实的乡土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隐含在乡土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乡土文化育人的学校实践范例,形成可复制、具有推广价值的传承路径和经验,传承模式被联盟学校等30余所学校采用。学校获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首批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学校等省级称号8个,承办省、市级现场会3次,受到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

鞠萍来校录制“厨房小当家”节目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