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文化浸润 “六声”和鸣

——滕州市官桥镇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

□ 周强 李忠林

滕州市官桥镇是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发祥地,也是历史名人奚仲、毛遂、孟尝君的故里和墓葬地,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今年以来,官桥镇学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扎实落实“双减”政策,以朗朗的读书声、沙沙的书写声、热烈的辩论声、嘹亮的歌声、运动场上的呐喊声、快乐与幸福的笑声等“六声”教育为实践载体,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以“五育融合”为育人导向,用“六声”奏响育人进行曲,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营造了“人人为育人之人、时时为育人之机、处处为育人之地”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朗朗书声润心灵

让朗朗书声充盈校园。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个月读一本教育杂志。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抓好晨读和经典诵读工作。建好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生每天晚上进行10分钟的亲子共读,双休日、节假日每天阅读至少30分钟,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积极开设阅读课程,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官桥中学利用空闲地带建设了成语广场,依据奚仲、毛遂、孟尝君等历史名人故事建设了文化长廊;中心小学依托文化底蕴,建设了“礼耀亭”。这些场所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聚集地。持续做优特色课程体系,围绕北辛文化和历史名人,官桥中学开发了“寻踪历史名人”课程;官桥中心小学毗邻汉墓博物馆,开发了“文物大揭秘”课程;中心幼儿园则开发了“官桥探索”课程。官桥镇中心小学和轩辕小学均被评为“滕州市书香校园”。

沙沙书写声悦耳

一撇一捺方块字,一横一竖写乾坤。课堂上最美的乐章就是寂静时的书写声。为此,全镇各学校把规范文字书写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写一手好的粉笔字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书写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官桥镇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学校相继举办了书法和简笔画基本功大赛。全镇每名教师人手一块小黑板,每周一按照学校规定统一书写,悬挂在显眼位置,俗称“每周一板”,纳入教师成绩目标考核范围。

在此基础上,各学校组建课后服务书法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抄报、读书笔记等评比活动,组织开展学生汉字书写大赛、写作大赛等,让学生在沙沙的书写声中感受汉字之美。各学校处处陈列学生的作品,走廊墙上挂满了一幅幅书法、绘画作品,每幅作品都充满生命力,散发出艺术的魅力。

热烈辩论展才智

“真棒!加油!”近日,官桥中学的报告厅里传来阵阵热烈的呼喊声,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官桥中学一年一度的盛事,每个班级都派出自己的最强阵容。今年辩论赛的题目是“毛遂自荐好与不好”。正方认为毛遂自荐好,反方认为自己选自己并不好。这场校园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尊重不同的观点。

在官桥镇各学校,小到课堂汇报、书面作文,大到竞选干部、中考选择,学生生活中各种需要表达的场合都展现了辩论的强大魅力。而效果如何,核心在于输出的观点是否有价值、有逻辑论证,既能和人共情,也能让人产生思想共鸣。更深远地讲,辩论中成体系的方法、实战的训练是让学生最终具有自己思辨的方法和能力,在日后的成长中摸索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这种独特习惯和个性的培养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年8月,滕州市教学工作会议通报,官桥镇各学校教学质量均名列前茅。

嘹亮歌声满豪情

近日,在官桥镇西王庄村的魏河人家百姓大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歌咏舞蹈大赛正在轮番上演。这是官桥师生面向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全面展示。今年以来,官桥镇把开设音体美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重视音体美学科的督查及期末考核。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金话筒”评选、歌咏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歌声婉转悠扬,展现了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官桥镇党委、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以银杏园林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节和银杏音乐节。这场盛会也成为师生们的最爱。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观看学生的精彩表演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各学校每年春季都组织师生开展“畅游薛河湿地、探寻故城遗址”徒步研学活动等。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师生的家乡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了,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镇里定期组织开展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在“嘹亮的歌声”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运动呐喊真性情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在官桥中学运动场墙壁上看到的名言。“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全镇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参加2小时以上体育锻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跳绳、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等比赛活动,规范校园广播体操活动,丰富课间十分钟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社团,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的笑声”中释放压力,享受快乐,树立自信心。在今年举行的全镇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轩辕小学的舞龙展演和中心小学的啦啦操赢得了满堂喝彩。中心小学在滕州市举行的跆拳道比赛中获得男子前四名的好成绩。一年来,全镇为滕州市体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3名。学生优异的表现也得益于教师们的精心培养,在今年暑期举行的滕州市教职工篮球联赛中,官桥镇获得了团体前六名的好成绩。

幸福笑声悦成长

“谁能把搜集来的关于轩辕的故事给大家说说?”在轩辕庄商周古遗址前,轩辕小学校长张忠军正在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讲授关于轩辕小学名字的来历。围在教师周围的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各学校把文化官桥和历史名人作为官桥学子的骄傲,结合开展思政课,采取浸润教育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先后组织学生赴官桥镇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奚仲祠、孟尝君养士处开展“文明探源、青春逐梦”北辛之旅活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促使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午休时间到了。为让学生好好休息,东王宫小学、善庄小学腾出空闲教室,装上窗帘和空调,购买了床铺,为在校午餐后不能回家的学生提供小憩的温馨环境。在教师们的精心看护下,学生在睡梦中也露出甜甜的笑容。

官桥镇各学校把“六声”教育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开设每周不少于2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利用劳动节、植树节等时间节点,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坚持学生值日制度,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实现校内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多样化,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的笑声”中增强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作者单位系滕州市官桥镇学区)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