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优秀征文选登 在“无声世界”传播爱的声音 “留守大王”变形记 启迪·喜悦·完满——一名科幻作家的教育之路 师道路漫漫 我们一起走 从演播室到讲台

第8版:优秀征文选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优秀征文选登
08

在“无声世界”传播爱的声音

□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赵菡瑜

海伦·凯勒曾说:“当你竭尽全力时,你无法想象你在自己或别人的生命中能创造怎样的奇迹。”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重塑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敢挑战,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他们的身体有不便,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虽然他们的人生有缺陷,但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再有缺憾。从事特教行业以来,学生用善良和努力告诉我所钟爱的特教行业的意义——在欣赏姹紫嫣红时,也要用心去爱那些迟开的花朵。

为学生,调整教学设计

初见婷婷是一个秋天的午后。开学季,我去给新接手的听障高一班上第一堂英语课。短暂交流后,一名有着乌黑亮丽头发、大眼睛的女孩举手说:“我叫婷婷,是从县里转过来上高中的,之前基本没接触过英语。”我问了一下其他学生,很多学生和婷婷类似,这让我瞬间感到压力倍增。此时,阳光正洒在他们稚嫩的脸上,显得他们是那么的可爱和天真。此刻,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对高考及人生的意义。

于是,我快速调整教学设计,从最基础的字母书写教起,并帮学生理清英语学习的脉络。对听障学生而言,他们的第一语言为手语,第二语言为中文,而英语则是他们的第三语言,可见英语学习的难度有多大。攻克字母难关后,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英语分为听、说、读、写,但是班里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听说能力。记忆单词呢?以“book”这个单词为例,学生已经会用手语分别打出B-O-O-K四个手势来生硬背单词,可是仅靠4个没有关联性的字母是很难记住的。所以,我不得不探索教他们国际音标,因为掌握了“book”的发音、了解了单词结构,才更有利于单词记忆。随后,我采取了大量方法:一是让学生去摸我的声带,感受声带振动,哪几个字母组合发的是同一个音;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对听力语言康复不好的学生,并不要求他们读得有多准确,而是要求敢读,因为口语训练是掌握英语书面语的良好辅助方式。就这样,我们由词语一步步学到句子。

为婷婷,施行因材施教

一天,我收到婷婷递给我的一张纸条。在纸条上,小姑娘怯生生地写道:“老师,我刚开始也想好好学习英语,但进度缓慢,我感觉自己好笨,都想放弃了。”看完后,我心中五味杂陈。我上学的时候学英语都感觉不轻松,何况是他们?趁一个课间,我找到婷婷,用手语问她:“你的梦想是什么?”在得知她想学计算机后,我告诉她:“计算机专业和英语有着密切联系,为了你的梦想千万不要放弃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可能快速看到成效,整个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交流后,婷婷坚定地表示自己会为了梦想努力学习。谈话后,我根据婷婷的具体情况,帮助她制订专属的英语学习计划,并与其他学生也一一做了单独交流,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制订计划。

为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打下一定英语基础后,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纯英文口语交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要将每句话中每个单词以逐个字母的形式用手语打出来太耗时耗力。经过思考,我创新应用首字母手语拼写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如:What is your name?”我在读出这句话的同时,用手语打出WIYN加上问号即可,学生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回答。经过和学生的不断磨合,他们通过我的唇语、发音和手语知道了我说的句子,也学会了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另外,我在课堂上会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并举办单词拼读大比拼、手绘单词卡、作文比赛、英语园地、小视频制作等活动来调动听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由此,英语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乐此不疲的享受,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为明天,坚定青云之志

一次考试后,婷婷进步很大,可她来找我时却哭了。因为,虽然她的英语有了明显进步,可班里却有学生说她作弊。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带她走进教室。我拿出她的作业、笔记、单词本及错题本,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并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婷婷的成绩是怎么来的了吧?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希望你们都可以向婷婷学习。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给婷婷鼓个掌,好不好?另外,咱们班整体进步很大。大家不要怀疑别人,更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肯努力,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婷婷开心地笑了。看着她,我感觉她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学生一声声的欢闹中,我走出了教室。走廊里有一阵微风吹过,我好想对风说“好风凭借力,送‘他们’上青云”吧。因为,每个梦想都值得真诚以待,每个孩子都值得用心疼爱。他们不会唱歌,但是欢闹声却像在歌唱一段旋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