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当青年学警遇见懵懂少年 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在青岛科技大学举行  青岛农业大学研发的花生新品种“喜获丰收”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80万元刷新国内油食兼用出口型大花生转让价格

青岛农业大学研发的花生新品种“喜获丰收”

本报讯(记者 孙荣光)10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花生绿色优质丰产创新团队将研发的两个花生新品种青花19号、青花22号,以80万元转让给河南庆丰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转让刷新了国内油食兼用出口型大花生转让价格的新高。

该项目负责人为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邹晓霞。据介绍,青花19号由白沙142和花28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属于油食兼用型花生。生育期120天左右,荚果珍珠豆形,百仁重约110克,出仁率可达77%。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2021和2022两年区试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9.25%和7.58%。青花22号由鲁花11和选系534-22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属于出口型大花生品种。生育期124天左右,荚果普通形,典型特点是高产、大果、大仁,百果重254克,出仁率74.5%。在2021和2022两年区试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64%和14.35%。

此前,团队培育了花生品种青花6号,于2012年通过国家鉴定,近几年在东北地区、河南、山东等地种植面积广,品种市场认可度和需求度高。青花19号是在青花6号基础上进一步选育的罗汉果型大花生,在进一步提升产量的基础上,保留了青花6号的抗逆、早熟优良品性。青花19号培育目标是在市场上逐步替代青花6号,促进罗汉果型花生品种更新换代。

邹晓霞表示,后期,团队将秉承创新精神,争取培育更多符合生产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扎实做好相关产品、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扎根“三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受让方河南庆丰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志刚表示:“青花19号和青花22号丰产、抗逆性突出,多年多点区试均表现出明显优势。我们相信,这两个品种投入市场,对于推动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推进花生种业发展作用巨大。”

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针对长期单一种植制度存在农田生态功能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邹晓霞领衔的花生绿色优质丰产创新团队围绕“花生+”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率先针对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花生主产区和新疆、北方农牧交错带等花生生态脆弱区,开展了10余种典型花生复合种植模式固碳减排效应评价与丰产增效机理研究;同时,团队针对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面源污染加剧问题,研发了棕壤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控氮磷增碳综合技术,融合秸秆深还、速缓结合、生物促腐和优化节水等核心技术,构建“有机——无机——生物——农艺”的“四位一体”协同增效技术体系,可减少氮磷肥投入15%以上,提高氮磷肥利用率5%以上,降低氮磷淋失20%以上,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4%以上,有效阻控农田氮磷淋失,降低面源污染风险。该项技术在2022年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此外,团队在花生提质增效施肥管理技术、花生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花生控氮降损分层施肥,水肥一体高效管理,微生物肥等量、减量替代化肥等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技术服务,研发的花生绿色减施增效分层施肥技术,可在化肥减施10%—15%的基础上,提升花生产量10%以上,提高肥料偏生产力21%—32%,增加肥料贡献率5%—17%,降低田间氨挥发15%—24%,减少N2O排放21%—50%。团队研究为优化作物栽培管理、挖掘农业固碳减排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邹晓霞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子课题等,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Field Crops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作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主参编著作10余部,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20余件、软件著作权5件;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绿色优质丰产创新团队从学校沈毓骏、程显述、王铭伦等老一辈科研人员开始,长期致力于花生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研发及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曾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花19号、22号和学校此前培育的市场认可度和需求度大的青花6号对比图

青花22号田间表现图片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