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与“长善救失”的辩证法
《论语》中记述了孔子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回答的片段,即使对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也因人而异,即所谓的“问同而答异”。如,针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的问“孝”,孔子所答均不相同;对子贡、子张、樊迟、仲弓的问“仁”,孔子同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回答“闻斯行诸”时,孔子对懦弱退缩的冉求进行鼓励,对好勇激进的子路进行约制。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特点,或在后推,或在前引,既促进弟子各自特性与潜能的发挥,又克服或抑制弟子性格缺点中的不足。这些都是基于孔子对弟子性格特点的了解,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办学成果,正是“因材施教”这一具体而微教学方法的体现。
“因材施教”发端于孔子,孔子也将其贯穿自己的教学中。但孔子始终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其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我们认为,“因材”首先要研究“材”,然后才能因循“材”的特点和需要对受教育者施教;“材”包含两个方面,即教材之“材”和受教育者之“才”。在“因材施教”中,“因”是根据、凭借;“材”是教材和受教育者;“施”是施行、实施;“教”是教诲、教育,即依据教材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施行相应的教育。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对“因材施教”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论述,如:“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因材施教”讲究的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在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及教学方法。
“长善救失”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4种不足之处,教师一定要知道。教师知道了学生的不足,才能予以纠正。教师就是要发现学生的长处、纠正学生的错误。“长善”就是发扬优点、长处;“救失”就是纠正缺点。学生虽有缺点、偏差,但其中也蕴含着优点和长处。第一类学生学习兴趣广泛,学习效率高;第二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第三类学生信心充足,学习进度快;第四类学生有追求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四种不足是由于各人的不同身心特点产生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容量的大小、深浅难易、进度快慢,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义。教师的作用在于让有“失”的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不应因学生有所“失”而放弃教育引导。因为“失”是可以转变的,而教师是其转变的动力,教育教学是其转变的路径,获得进步是其转变的结果。
“长善救失”这一概念虽然是《礼记·学记》提出的,但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孔子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能只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优;“长善救失”是“因材施教”的本义,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后,还应对学生的不足部分进行“救失”,即“扬长补短”。新时代,“因材施教”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材”的内涵注入时代元素,对“教”的方法因人而异,对“施”的方式进行创新,培养的“才”应当是“明大德、有大志、担大责”之“才”。
(作者单位系曲阜市教体局 曲阜市陵城镇果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