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应成为共识
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几次科技革命中,数学大都起先导和支柱作用。数学实力往往影响国家实力,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史,数学与之关系密切,深深影响了世界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程。今天的技术科学如信息、航天、医药、材料、能源、生物、环境等,都成功地运用了数学。
数学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添人的智慧。在知识社会里,数学对国民素质的影响至关重要。早在198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就在《进一步繁荣美国数学》中提出:“扫除‘数学盲’的任务已经替代了昔日扫除文盲的任务,而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学实践表明,中小学数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运用数学创新思维的能力。要知道,问题情境的构建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索,进而培育其创新思维是具有显著效果的。在初中《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启发性问题,如“为何自行车车架采用三角形设计”或“屋顶支架为何也选择三角形”等,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让他们理解三角形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与特性。随着学生对三角形基础性质理解的加深,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问题的挑战性,如“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或“给定三条边长,如何确定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等。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与证明,有助于培养检验他们的数学思维深度。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核心追求。因此,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以培养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股强大动力在数学课堂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在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究性问题如“如何验证两直线的平行性”或“在特定条件下,两条直线的交点如何确定”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尝试不同的解决策略。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将已学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运用逻辑推理、归纳分类等方法,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思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教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场景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如何确保墙面线条的平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工具,如几何工具包、直尺和量角器等,引导他们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及数学资源如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料来支持探究。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促进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探究过程中,教师还需适时介入,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在情感上给予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在数学教学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丰富了教学手段,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对此,教师不妨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电子课本、教学视频、在线练习题库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开发一款坐标系绘图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绘制点、线段、图形等,以此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同时,软件的统计功能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网络合作学习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另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与坐标系相关的课题展开探究。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共享学习资源、交流思想、互相评价,实现知识的共享与碰撞。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且能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坐标系。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同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回顾前几次科技革命,数学大都起到了先导和支柱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必将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教师要以建设数学强国为己任,改革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策划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学习,使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多元,努力构建数学教学新生态,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用和学习能力,最终生成创造动能,为其不断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商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