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阅读需理顺四对关系
专业阅读,应该是以阅读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加持阅读的结合,一方面,教师以阅读为台阶,一步步攀登高处,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以经验、阅历、思考让专业阅读更加有效,反过来更好地反哺教师成长、赋能教育教学工作,进而相得益彰,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教师专业阅读过程中,需要理顺四对关系。
首先要理顺浅白与深邃的关系。刚入职教师或者多年没有成长的教师,其表现之一就是浅白。“书犹药也”,尤其是经典之作可以疗愈心灵。教师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啃、难懂的书。这些书是必读书,但由于阅历经验、学识积累等方面的原因,难免会心生畏惧,又舍不得不读。这就需要借助“搭梯子”来理顺浅白与深邃的关系。所谓“搭梯子”,就是对这些难读的书,一定有其他前辈、高手此前阅读过,且作了阅读注解或撰写了心得体会。例如,对《论语》的心得、对《易经》的解读、对《孙子》的注疏等,这些都是别人提供的“梯子”。
伟大的经典之作总有一种能力,常用艰涩的语言把深刻的思想隐藏其中。既然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剥掉这些披挂的“外衣”,那么就需要借助其他人的眼光、思想和技巧来帮助我们阅读。“高山仰止”,既然不能一步登天,那就走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先前行一步,再凌云登顶;先有所获益,再鼓足勇气,啃硬骨头。阅读经典如同小孩子吃饭,先吃柔软一点的,等到牙齿足够强硬了,再啃硬的。“搭梯子”的阅读方式对一些年轻教师或者对阅读经典心存畏惧的人,无疑是一种不错的办法。此外,在选择这些“梯子”的时候,也要有一双慧眼,选择那些相对权威的出版社、学者的相关作品来读;否则就会走偏,毕竟“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二是理顺松散与集中的关系。一些教师阅读了各式各样的书,但是阅读的内容广博又松散,缺少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系统化把握,那么这就需要借助主题性阅读来推动松散到集中。主题性阅读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来的,还有基础性阅读、巡视性阅读和解剖式阅读,这四种阅读方式都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时常用到的阅读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自用和引导学生使用。主题性阅读就是围绕精选出来的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广泛搜集资料,把一个主题的资料集中统一起来阅读,进而论证或得出自己的观点或方法。
主题性阅读也被该书的作者认为是阅读金字塔的顶端,因为很多人不能从其他三种阅读方式进阶到主题性阅读的层次。对教师专业成长而言,主题性阅读是一把利剑,尤其是我们写论文、做课题、整课件,都要围绕某个主题搜集、汇总、整理、提炼材料,让其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搜集、汇总材料就是站在别人的肩上,看到了远方的风景;整理、提炼就是摆布思考、整合重组的自我升华的过程;而论文、课题和课件等就是证明我们专业性阶段成长的果实和产品。对此,笔者在做课题、整课件的过程中深受其益,收获良多。
三是理顺线下和线上阅读的关系。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进入兼顾线下阅读与线上阅读、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纸质阅读是慢阅读和深阅读,电子阅读是快阅读和浅阅读,但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鸿沟。因此,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纸质阅读的“慢”要慢得有意义,电子阅读的“快”要快得不影响理解,快慢之妙,存乎一心。
阅读经典的纸质文本可以时常前后翻阅、深入品味,阅读繁多的电子文本可以快速检索、直奔目标;纸质文本上有许多读者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不了解的“黑点”,这就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知识解决这些“黑点”。笔者曾经一边拿着纸质书,一边对着电脑或拿着手机,一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了解的人名地名或专业术语就用网络搜索答疑,扫除了认知的盲点,然后再继续阅读纸质文本。如此,既有纸质文本阅读的深入与系统,又有电子阅读的快捷与广博。读一本纸质书就像了解了相关知识的一个系统,就如同穿着一件板正的夹克,忽然发现夹克内外都有很多口袋,口袋里也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夹克与口袋浑然一体。
四是理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很多教师都面临一个困境:看了很多书,了解了很多知识和方法,可就是对写作与表达心生畏惧,发愁不能写出来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正如波普所言:“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其实,阅读与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两面,读者和作者应该是教师的“一体两角色”。阅读的对象是别人或自己的写作作品,写作过程就是阅读自己内心和为别人提供阅读对象的过程,这就如同飞鸟的双翼一样。之所以有此困境,是因为教师专业成长有“两翼”在,却缺少“脑袋”和“尾巴”:“脑袋”是思考与整合,“尾巴”是方向与实践。这就需要理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阅读的方法来引导写作,以写作的技巧来指导阅读,让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笔者在职业生涯中,试图以专业成长打通“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努力把“读者”和“作者”两个身份融为一体:一方面大量地阅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写作的爱好,而且在阅读别人作品的同时反馈反思、提炼提升,写出自己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斤两和不足,建立起感受别人作品的框架系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别人遣词造句表达的精妙到位,体味别人思想情感展示的深邃丰富,反思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同时,在不断进阶写作的过程中,把当下与过去的自己对比,可以得到成长的欣慰。选择好一个恰切的词语,写出一个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发表一篇满意的作品,既能享受到把玩、组合文字的成就感、掌控感,又能不断得到专业成长、自我超越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作者单位系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临沂银雀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