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不累的老师
——《这样教学不累人》荐读
如今,教师们最常说的就是学生难管、工作太累、压力“山大”。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这样教学不累人》这本书,感觉颇有收获。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严育洪老师。该书主要讲述了教师怎样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例如,对于教师的“忙碌”,提出了“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教师每天为自己挤出一小时”等建议;对于教师的“盲目”,提出了“教师富人先富心”“教师不做教育的复印机”等建议;对于教师的“莽撞”,提出了“教师都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教师明人不说暗话”等建议;对于教师的“妄想”,提出了“教师有一种需要叫作不需要”“教师让学生在悠然中自得”等建议。
作为教师,我时刻都在思考,怎样教学才能不累呢?严老师用“忙”“盲”“莽”“妄”来形容当今教师的现状,生动形象地挖掘出教师累的根源。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反思,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就会成为一名有思想、知幸福、不会累的教师。
一、做导师,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上课不要太像上课,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
在“师心”篇里,作者一开始就让我们懂得:作为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作为教师,工作中要做到“能屈能伸”,既能看懂学生的心境,又能更多地让学生看清知识的远景。从根本上巩固与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真正实现课堂上“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美好愿望。
记得在教初一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己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摸一摸、数一数等方法,手脑并用,很快找到了答案。而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启发一下,让他们理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再遇到“用一条长36米的铁条,焊接成一个长方体,则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是多少”这类题目时,学生能很快地想到“每个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四组,每组中的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因此,用36÷4即可”,也有学生这样想:“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平均为36÷12=3,三条棱的长度之和可以表示为36÷12×3”,真正理解了这部分知识。如此,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二、做智者,关注学生的“不需要”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用加法或乘法让教学变得丰富;但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用减法或除法让教学变得简约。”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个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说得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中,有一种需要叫作‘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继续说,“你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聚会的,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这个小伙子后来成为著名的成功学家,他的名字叫陈安之。
反思我们的教学,有许多教师生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懂,加入了太多的教学环节,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传授知识时,为学生留一个“活扣儿”,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我们乐于教。
三、做教练,循序渐进奔向未来
“太急的教育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很容易被外在利益占领,让教师渐渐误以为教育可以速成,最终剩下的只是浮躁。在教育的热闹中,需要教师的冷静与等待。”
在这一章节中,严老师给我们浮躁的心适时地泼了点儿“凉水”,让我们时刻记着“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我们在施教时,要用打太极拳的招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多了解同行的思考,多看他们思维的长处。经常问一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浮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在这遥远的征途上,我们不要因学生的一时之“慢”而怠慢他,不因学生的一时之“失”而丢弃他。只要我们时刻相信“他能行”,那我们最后总会看到他的成功。
四、做朋友,懂得流淌着童趣的童话
“教师要拥有一颗与学生息息相通的童心,就必须走入学生的儿童世界,听懂并学会儿童语言,使流露着童真、流淌着童趣的‘童话’成为教学的‘普通话’。”
严老师让我们“蹲下身子,让自己看到学生的风景,听懂学生的话”。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带着5岁的孩子到城里找房子,问房东:“这房子出租吗?”房东说:“对不起,我的房屋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夫妻俩只好走了。忽然,那个5岁的孩子跑回去敲开房东的门说:“爷爷,这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只带着两个大人。”房东听后,高声笑了起来,立即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儿童与成人的思维不同,他们的天真中透着智慧。
为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我曾经和学生一起读过很多儿童读物,如《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与我》《假小子戴安》《非常老师》等。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展现给儿童人性中永恒的东西——真善美。书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有的只是幽默、轻松和温馨,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的小人物也经常跟随我们走进课堂,如在讲初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男孩子与女孩子”的性格差异时,我引用了《假小子戴安》中的两个主人公“假小子戴安”和“假女子李小俊”的成长史。两个主人公与其性别差异很大的一些怪异行为引得学生阵阵哄堂大笑。学生在笑声中懂得:一个人的性格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时刻做到在知识的温度上热一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知识的进度上放一放——锻炼学生的能力,在知识的广度上拓一拓——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知识的深度上挖一挖——提升学生的思维,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高度——大度——气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样教学不累人”。
(本期荐读人系齐鲁名师、莱州市柴棚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