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路径探讨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当今社会需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标提出的注重跨学科主题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难题,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助一臂之力。
一、确定“体育+”教学主题,构建整个跨学科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科渗透与融合,为构建整个跨学科学习的内容,确定了“体育+”教学主题。“体育+音乐”教学主题,实现音乐与体育的完美融合。音乐活动具有灵动性、趣味性与韵律性,将体育课与音乐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以“体育+音乐”为主线,设计音乐主题情境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环节使用不同节奏的音乐创设情境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体育+传统文化”教学主题,构建传统体育新生态。体育课上加入踢毽子、打太极拳、滚铁环等传统项目,通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基础上真实感受传统项目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体育+安全”教学主题,让学生养成安全运动好习惯。体育课与安全教育相融合,教给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技能、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技能,构建安全体育课。“体育+数学”教学主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课上设计融入辨认方向、加减乘除等数学知识,可以让练习变得更有挑战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体育+音乐”为例进行整体性主题设计,实现跨学科有效融合
确定好了主题后,要对整堂课进行整体设计。小学阶段,一节体育与健康课主要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比如,我们要设计一堂“体育+音乐”教学主题课,首先是音乐与准备活动部分的融合。准备活动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单一的体育活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该环节可以利用轻松欢快、韵律感强的音乐来激励学生进行热身。音乐可以在课前准备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表现力、想象力更加丰富,还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准备部分融入音乐,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其体会到动作之间的区别,挖掘动作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协调好身体的节奏感。例如,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播放《拍手歌》《指令练习》等互动性音乐,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指令下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中,体操、韵律操和健美操都可以与音乐配合。体育教学融入音乐元素以后,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来自音乐的艺术美,而且在音乐的参与下可以快速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消除疲劳,收获愉悦的心情。结尾部分,学生经过一定强度的运动后需要进行放松活动,这时就需要融入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帮助学生尽快从紧张状态调整到放松状态,使学生的大脑从兴奋状态调整到平稳状态。一节体育课运动强度的安排应该是由低到高再到低,音乐的节奏也要根据强度由慢到快再到慢。
三、体育与健康有效融合其他学科,全面实现完整人教育
除了音乐外,体育与健康教育还可以与传统文化、安全教育、数学等学科相融合。
(一)体育与健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跨学科融合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计“点烟花”“赛龙舟”等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主题活动,实现体育与健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例如,以“多种形式的跑”为学习载体,可以让学生感受跑的魅力;开展“点烟花”等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体育与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安全教育要贯穿整堂课。例如,这节课的主题是“折返跑”,通过开展“点烟花”“赛龙舟”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明白“点烟花”活动虽然有趣,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样的主题活动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还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躲避危险的能力,实现了与安全教育的积极融合。
(三)体育与健康与数学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在音乐《指令练习》的伴奏下进行练习时,指令中包含前、后、左、右4个方向,能够帮助学生分辨方向,增强学生的方位感。在不同形状的场地上进行热身跑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加入加、减、乘、除等内容,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让活动更具挑战性与趣味性,从而充分发挥跨学科融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学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1+1”模式,而是通过学科间的融合点来构建学科间的联系;通过融合实现学生各科素养的超链接,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教师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又能培养学生其他的学科素养。跨主题学习为推动新课标精神有效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