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孔子“好学” 兰陵赋 邹平长白山 风景在于内心 落叶的诉说 院子里的柿子树(外二首) 母亲 济南大观园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如歌散板】

济南大观园

□ 陈玉珍

《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济南也有。

济南人喜欢大观园,几乎到了偏爱的地步。闲来无事,总要去大观园里逛一逛;三五好友相聚,得嘞,还得约在大观园。在晨光茶社喝上一碗茶,听一段相声,在共和厅说书场听书,在大观电影院看一场老电影,就黑白的那种;在小吃街吃几个地道的纸皮水煎包,撸上一串济南独有的猪肉大串……

要想过一种有意思有文化的生活,非大观园莫属。

灰瓦、白墙、红柱,飞檐斗拱,时装店、糕点店、冷食店、酒吧、咖啡馆、眼镜店……江湖上那些你能听到、想到的,五花八门,你几乎都能在大观园里找到它的踪迹。所谓“洋洋大观”,莫不如是。

进北门不远往西,便是吃货的天下。大观楼、赵家干饭铺、清真马家馆、狗不理包子铺……你随意挑一家进去,立马便会有热情的小哥儿迎上前来,垂手往您面前一站,“来咧——您请里面坐!”

济南人爱吃,一席鲁菜做得花样百出。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算得上中国美食谱系中正经八百的硬肴。但这些菜肴美则美矣,兜里没几个大钱,着实应付不过来。倘若不想多花钱,又想吃点好吃的,那还得是当地的小吃。说起来,其实也就那么几样。

这头一份,自然是济南人最爱的甜沫——说是甜沫,其实一点儿也不甜,还有些微微的辛辣感。做法和食材都十分简单,往粥里面抓一把花生仁、豇豆、红小豆、粉条、豆腐条、香菜或者葱姜,再加入胡椒面提味,一锅黏糊糊的粥样甜沫就出炉了。着实没什么复杂的。可即便是这样,济南人却爱它,几乎爱到了骨子里。早晨起来,往路边摊上一坐,就着一根油条或者一个烧饼下肚,一碗甜沫下去,额头上渗出几滴薄汗的,十有八九都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

这第二份嘛,当属油旋。我第一次在济南吃油旋,还是在曲水亭街的小巷子里。百花洲对面,就有一家卖油旋的,味道极好。冬天的济南,寒冷干燥,冻得人伸不出手来。倘若你来得早,便能在街口的拐角处遇见一辆活动的小摊车。车身比较长,没什么华丽的装饰。一张大大的案板,上面有面板和烤炉子,一头放了一个竹编的箩筐,烤制好的油旋就放在里面。一个裹着围裙的女子麻利地擀着剂子,旁边是她的丈夫兼副手。油旋烤到酥黄了,男人用大拇指在油旋中间一戳一捅,便拱出一个“泥塑”样小帽。买一个吃下肚,又酥又香。

再后来,我在大观园里找到了传说中的“张家油旋”。它就藏在大观园东面的一条小胡同里,门口挂有季羡林先生的题字“软酥香,油旋张”。来过大观园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买几个填进嘴里,比之在曲水亭街吃到的油旋,风味又略有不同。尤其是唇齿间满溢而出的葱香味,似乎格外浓烈。

在过去,外地人来济南,一定要去一趟大观园。逢年过节,到大观园扯块花布做衣衫,或者买上几块时下的糕点带回家,招待亲戚,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我有生以来的第一双高跟鞋、第一件呢子大衣,都是父亲在大观园给我置办的。伙伴们羡慕的目光,我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哇!这靴子‘杠赛来’,在哪儿买的?”

“大观园呀!”

走在大观园的红墙碧瓦之间,很容易让你有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倘若我们将历史的时针往回轻轻地拨弄,大观园昔日的繁华便会一一呈现,从20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

直到现在,人们一提起大观园,言语之间的自豪感依然存在:

“‘杠赛来’,大观园……”

(作者单位: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录入:宋锐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