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香校园建设
一、书香校园发展渊源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均强调“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中国’”。今年,全民阅读连续11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书香校园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一环,其建设已成为教育创新的关键。
自20世纪90年代起,书香校园建设历经多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面对“立德树人”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要求,当前的书香校园建设仍面临挑战。结合《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及“双减”、新课标等要求,需加大改进力度,确保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二、书香校园建设的意义
书香校园建设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环境,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拓宽视野、提高各项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它让教师接触到更多教学资源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并有机会深入研究阅读理论,提升科研能力。它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平台。通过参与阅读活动,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与兴趣,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获取家庭教育方法和知识,提升教育水平。
建设书香校园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学校层面,首先能强化和传承校园文化,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学校的精神内核,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书香校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学校的文化环境,而且能够辐射到社区和城市,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进步。
三、书香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当前,中小学生面临学业与阅读的冲突,大部分学生在平衡两者时显得力不从心。根据调查,除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外,能自主阅读超过两小时的学生不到四成。随着学段的提升,课业负担加重,学生进入图书馆的频率和借阅量均显著下降。初高中生每周访问图书馆超过3次的比例较小学生降低了约20%,图书借阅量也随学段升高而减少。
这些现象反映出,学业压力已成为中小学生自主阅读的主要障碍。这不仅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制约了书香校园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书香校园建设急需家长的积极参与
当前,家长对阅读教育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过于强调阅读的应试功能,而忽视了阅读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亲子阅读方面,家长投入不足,陪伴时间短、频率低,且缺乏选书、培养阅读兴趣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全国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2021)》显示,从与家长共同阅读的频率来看,超三成中小学生每个月与家长仅共同阅读 1—2 次,超过七成的家庭共读书目不超过 5 本,而 20.24%的中小学生表示从未与家长共同阅读过。因此,提升家长对阅读价值的认识,加强亲子阅读的投入与指导,对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部分地区书香校园建设措施流于形式
当前,部分地方教育系统和学校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中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他们在措施实施上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监督,导致制度建立仅为应付考核,图书室仅在检查时发挥作用,工作落实往往仅停留于表面形式。
其次,书籍审核把关不严,让“泡沫书、垃圾书”流入校园,这些书籍不仅不能提供有益知识,而且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书香校园建设重视程度的不足,以及对书籍内容审核的忽视。
四、书香校园建设采取的措施
(一)理论引领与观念引导相结合
为强化书香校园建设,政府和教育部门需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出台明确政策,确立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升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其次,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确保图书资源、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再次,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和指导,确保建设实效。最后,鼓励社会参与,共同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将读书活动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高质量的图书、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系统的阅读课程。为此,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学习,使其转变对阅读的态度,认识到阅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多措并举,提升阅读成效
积极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确保图书馆内的藏书质量上乘、数量充足,并巧妙地将实体书籍与虚拟资源相融合,构建一个多元化、互补性的馆藏资源体系。
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中小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强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爱读书、读好书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深度阅读。要做到“有时间、有任务、有检查、有反馈、有交流、有比赛”,读后要说、要写、要分享。这才是有效的深度阅读,更能解决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问题。
重视亲子阅读引导。《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当鼓励中小学图书馆设立面向家长的定期开放日,以此倡导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分享书本的乐趣,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
(三)建立健全图书准入机制,切实提供“书香”
建立书目指导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通过班会、家长会、家委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各科教师广泛征集书单,让选书成为各科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科特点,应结合学段、年级、地域甚至性别、心理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确立推荐书目,突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媒介阅读丰富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潍坊市创新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