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春风化雨润心田 微光可炬 向阳而行 “餐后清理大作战” 没有约定的“生日” 薄荷的故事 一篇“控诉”日记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教之有道】

一篇“控诉”日记

□ 孔庆龙

“孔老师,这是我的日记,请您今天务必看一下。”

我打开日记本,一个醒目的标题《由“嘎腰子”引发的冤案》映入我的眼帘,文章结尾处还特意要求我读后写上批语。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一部分学生在课间喜欢做恶作剧,就是用食指戳其他同学的腰部——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狠狠地击一下。他们还给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可怕的名字——“嘎腰子”。我从小辰的日记中读到,这段时间整个班级人心惶惶,小辰已连续几天遭到偷袭,但她只是批评了偷袭者一顿,并没有进行回击。昨天,在大课间,小辰再次被人偷袭了。这次,她实在受不了了,就一下子抓住了偷袭者的手。两个人在争执的时候被我发现了,我罚她和偷袭者出列。小辰感到非常委屈,自尊心受到了“核弹”般打击:她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她只是进行了正当防卫,却被处罚。

按照惯例,学生间出现矛盾、困难,我一般是私下找当事人谈话,了解情况并指出其中的利害,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但小辰在日记中提到,这种攻击性行为在班里并不是个例。“这得多难受啊!”“我经常看到偷袭者那可恶的面容。”“更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竟发生在我身上!”“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怒气上头,紧紧地抓住她的手,恶狠狠地盯着她。”……透过小辰的文字,我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这种现象如若不及时制止,不但会加剧同学之间的矛盾,而且会在班里造成更多的恐慌。

接下来该怎么办?我陷入了沉思:如何做既能制止这种现象,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心中闪现:把小辰的控诉日记整理成电子稿,从中截取相关信息制作成幻灯片。

走进教室,我问:“同学们,你们在课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呀?”

“竹节人!”的确,我带的每级学生学完课文《竹节人》后总会掀起一波玩竹节人的热潮。这大概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下棋,比如象棋、五子棋、斗兽棋。”“摸盲人!”……

“嘎腰子。”伴随着一个微弱的声音,全班学生立刻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起来。我发现小辰此时一直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嘎腰子”三个字,问道:“同学们,你们这段时间是不是在玩这个游戏?谁来说说自己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学生纷纷说道:“我和小a平时关系不错,我感觉很好玩、很刺激,就互相戳一下。我认为,这应该没事吧!”“当时,我就是想逗小b玩儿。”“老师,小c戳我了,所以我也要戳他一下。”

“同学们,看来,戳人会传染啊!”我一边回应一边问学生:“现在,我想采访一下被戳的同学,请你说一说:你被戳后是怎样的感受?”他们答道:“他们就是闹着玩的。不过,当时,我感觉挺疼的。”“有的同学戳完别人就赶紧跑开了,我只能干生气。”“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当老师让我们坐端正的时候,我一直担心别人趁机偷偷戳我。”我在一旁打趣道:“那样,你在听课时是不是一直担心被偷袭?”

接着,我又问:“现在,你们如何看待‘嘎腰子’这个游戏?”他们答道:“虽然我被戳到后感觉很疼,但是因为戳我的都是关系不错的同学,所以我仍然能接受。”“我还是一直担心,一直害怕被偷袭。”“一开始,我能接受;但是被戳得次数多了,我就烦了。”

我说:“老师现在进行一次班级调查。理解或赞成玩‘嘎腰子’这个游戏的同学,请举手。”此时,我看到小辰抬起头,眼睛坚定地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信任。

在全班44名学生中,有11名学生赞成、33名学生反对。看来,大多数学生还是排斥的。看到时机成熟了,我出示了事先做好的幻灯片,并说:“同学们,请看!这是咱班一名学生写的一篇日记。”我隐去了小辰的姓名,展示了她在日记中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那一部分内容。

此时,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沉浸在小辰的文字中。透过一个个惊讶的表情,我相信小辰的感受也深深留在了他们内心深处。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课间游戏能快速缓解紧张的学习节奏,劳逸结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假如游戏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他人的伤害上,就失去了课间游戏的意义和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如果你们多从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随后,我私下找到了小艺,并问道:“小艺,看完这篇控诉日记,你有什么体会?”话音未落,我看到泪珠在她的眼眶里打转。她说:“老师,我没想到同学们会这样想,没想到会对小辰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老师,我保证以后绝不这样做了。”我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要知道今后该如何去做。聪明的孩子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棒的。”

在小辰的控诉日记下面,我写道:“小辰,老师要谢谢你,谢谢你及时让我关注到班级中出现的这种不和谐的游戏,从而避免了更多的班级矛盾出现。老师欣喜于你的勇气,佩服你敢于通过日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真实感受。我希望我们能成为笔友。以后,你遇到高兴的、难忘的、苦恼的事,都可以通过日记、书信告诉我。”

一篇控诉日记传递的是师生之间的信任,让我能及时洞察学生心声,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作者单位系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录入:宋锐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