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的必修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被赋予了教育的神圣使命,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父母终身成长会产生“印随效应”,这是对孩子最直接的教育。家庭教育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与路径就是父母觉醒,然后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喜欢一句箴言“成长至死”。他说:“每天都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总有你不知道的。所以说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成长不止。”有家长会认为,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和已经上初中的孩子一起成长吗?是的,虽然我们的身体已经到了青春晚期甚至中年期,但心灵仍然需要不断成长。物理学上有个声学规律叫“同频共振”。我认为,只有父母和孩子处在同一个频道上,亲子双方才能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畅享成长的快乐。
营造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是一个重要基础。家里应有个书架,其可大可小,甚至可以只是个专门放书的固定地方。这样一来,书就更容易进入孩子的视野和心灵。另外,茶几、床头、沙发甚至餐桌上最好也有随时可读的书,让孩子的目光所及都能看到书。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种读书的渴望与激励。一有空闲时间,孩子就会随手翻一翻。一位名校长曾在一所中学做过一项调查:学生读书,与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习有什么关系?结果如下:读书多的学生三科成绩高出不读书学生11%,其中,数学和英语成绩表现最明显。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科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引导孩子读书,让他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想让孩子爱上读书,家长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这是因为,父母既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孩子成绩结果的归因。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个温馨的家庭就是一个正能量的场,孩子身处其中自然会元气满满。
如何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家长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一位教育专家曾用16年的时间观察了很多家庭,发现很多父母愿意花钱让别人来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愿意通过自身学习来影响孩子,进而解决孩子的问题。她还说到快和慢的问题。一方面,有的家长喜欢揠苗助长,喜欢很快看到结果,而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家长发现需要调整的时候,那个问题已经在孩子身上积累很久了。当家长想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时,孩子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家长和孩子撕扯在一起,进而两败俱伤。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又太慢,觉得心理素质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都无关紧要,总觉得到了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最重要,其他的以后再说。但孩子的成长不可逆转,是有科学的发展规律的。初中阶段,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家长要主动与孩子畅享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这样做,教育效果会持久些。换位思考、以心换心,是教育孩子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
现在,有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稍微有一点儿不如意、受到一点儿伤害,就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这样的个案使我们警醒。如何爱孩子、如何和孩子一起畅享成长的快乐、如何避免在爱的名义下产生非爱的行为,是父母一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父母要知道,教育孩子的时机和食品一样,是有保质期的。中学阶段的孩子崇拜科学家、网红和影视明星,喜欢和同伴交流,有时会轻视父母。父母如果此时摆出权威的架子来压制他,就会感觉受到了挑战。家庭中“战火”不断,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烦恼。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而不是时刻监督他。给予青春期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冷静和守护。父母不要不请自来,而要默默地陪伴,在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前,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需要纠正。这是因为,父母衡量孩子是否成功,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我曾教过一名阳光帅气的男孩,他迷恋篮球,学习成绩良好,但是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值。中考前,他的父母很焦虑,找到我寻求解决的办法。我很真诚地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这个孩子在组织管理、责任心、爱心、运动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这些闪光点值得你们自豪。你们的当务之急是好好地和孩子沟通,尊重他的选择,正确看待他的文化课成绩,避免这种以成绩为主的‘窄化’。”听我这么一说,家长释然了,知道自己需要放平心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一个孩子的能量状态就是他的生命状态。也有人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要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成长道路上爆发出“洪荒之力”,勇毅前行。作为父母,要知道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孩子一起畅享成长的快乐是为人父母者一生需要学习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