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AB剧
日照市教育局思政课兼职教研员、五莲县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李照粉是一名很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几年前,她针对班里发生的两名学生由日常小事引发的争执和打架事件,别出心裁地在班会上导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B剧,让学生通过“代入式”现场演绎和“沉浸式”体验,做到知对错、明道理。
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李老师班里的一名男生不小心将另一名男生的课本和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由此,两人发生了争执,并动起手来,其中一名男生的脖子被抓出一道血痕。
上午放学时,李老师在组织学生站队时发现了男生脖子上的伤,便问:“你脖子上的血痕是怎么回事?”该生知道隐瞒不了,只好如实回答。李老师听了,没再说什么。
下午的班会课上,李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这节班会,你们自己表演一个AB剧。就是我设置一个场景,由两名同学一起上来表演,只要合情合理,怎么演都行。大家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学生的回答充满新奇和兴奋。
“好。那我先说一下剧情。”李老师说,“在课外活动时,假如你的同学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脚,那么,接下来,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没事,又不是故意的。”一名女生说。
“让他道歉。”又是一名女生的声音。
“踩回来!”一名男生提高嗓门喊道。
……
“先不要急着回答。”李老师赶忙制止,“先请大家分小组讨论,然后,找两名同学上讲台来表演。”
顿时,各小组都热烈讨论起来,教室里一片沸腾。
第一组学生上台了,表演的是互相宽容的一幕。一个说:“对不起,我踩到你了。”另一个说:“没关系。”然后,两人握手,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第二组与第一组的表演内容基本一致。
“大家思考一下,生活中有没有其他情况呢?如果哪组有不一样的剧情,请上来展示。”李老师引导说。
果然,两名男生冒冒失失地上来了。
上台后,一名男生猛地踩了另一名男生一脚。
“你眼瞎啊!”被踩的男生大声吼道。
“你说什么?你才眼瞎!”踩人者毫不示弱。
“你踩着我了,怎么了?你没长眼啊?”被踩者再次发飙。
“你才没长眼!我就踩你了,怎么啦?”踩人者提高了嗓门,并且摆出一副耍无赖的样子。
随即,两人从动嘴发展到动手,开启了“对打”模式。
“好,好,停!”李老师连忙制止,“现在,老师不做评论,先请同学们再分组讨论一下:对这几种情况,如果在现实中,我们应该选哪种?为什么?”
教室里再次沸腾了起来。
经过大家的讨论,学生的意见高度统一,都认为两人应该相互礼让。相互礼让,不骂人、不打架,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相反,如果动口动手,互不相让,那么双方都会受到伤害,也是打人者一生的污点,甚至有可能导致伤残等严重后果……
见时机成熟,李老师言归正传,分析了班里上午发生的打架事件,并给大家讲了清朝时期发生于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李老师娓娓道来,“身居大学士的张英,能够劝阻家人与人为善,主动退让三尺宅基地,显示出了‘礼让’的品质。而其邻居见张家如此,也自觉退让三尺。由此,就有了‘六尺巷’,两家也成了历史上睦邻友好的典范。所以,同学们请记住,无论是对邻居、同学,还是对亲朋好友,哪怕是对陌生人,我们都要发扬‘礼让’的美德,做到与人为善。这是我们处世的基本准则和为人的道德操守。”
学生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在师生的见证和掌声中,上午打架的两名学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走到一起并拥抱了一下,和好如初。
教室里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根植于班级日常工作中。身为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一定要在工作中积极创新、不断出新,以能够给学生带来真切感受和深刻体验的方式、方法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直抵学生心灵,进而收到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系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