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以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多视角探寻 悟多元文化 小学科学课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创新研究 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数学高阶思维生长 多彩课堂 兴趣先行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研究】

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数学高阶思维生长

□ 李文静

思维是在感知基础上的深度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本质的有效途径,创新思维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教师关注学科属性,搭建学习平台,在实践中摸索,在完成知识构建的同时生发学生的多重思维,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生长。学科教学中,从较高认知水平出发,培养学生的心智,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是数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思维性、抽象性、对应性特征显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仅要从知识层面出发,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引,更要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师要从观察、感知、分析、归纳、反思、创新等多重视角出发,展开多维探寻,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多元激发,启动感知思维。高阶思维有一定的层级,观察与感知属于初级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和手段。教学活动伊始,教师进行多元激发,启动学生的感知思维,优化学习环境是必要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可以从外部环境着手展开引导。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充分把握这一点,以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兴趣为切入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可以让课堂呈现出灵动性、趣味性,快速启动学生的思维引擎。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逻辑性、精确复杂性,是生活的高度抽象。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呈现直观具体的学习场景,将知识点具象化、直观化,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细致、有效的思维启动契机。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时,这一部分内容与图画相关,相对直观,给学生带来的感知和体验是具体的。为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提前布设学习任务,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相关图形:“生活中处处皆美,皆知识,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知识的眼睛。请你从生活中找寻对称图形,将其绘制或拍摄下来。”在分享展示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将自己搜集到的成果展现出来。

信息抽离,生发逻辑思维。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教材包含的信息量是极为丰富的。这些单元主题、知识点之间存在逻辑性,是相互辅助、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知识点本身的价值和属性,又要厘清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抽离、筛选信息的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思维的体现过程。抽离信息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找寻关键信息、剔除无效知识、对照比较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找到了有效信息,学生自然能够对文本知识前后之间的关联有很好的把握,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学生思维密度的提升需要在信息围剿、抽离中找寻突破点。如教学《游三峡——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首先设置游览三峡的学习情境,然后结合三峡相关内容,给出一组组数据。面对众多的数据信息,很多学生感到恐慌,不知所措。教师引导学生以知识罗列的方式展示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类梳理。如学生提取出“三天”“上升9.84米”“平均每天”。在信息的梳理、归类中,学生会思索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列式,从而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实践操作,打造创造思维。作为一门典型的理科,引入适当的训练任务进行教学强化是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例题分析过后,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一做题就错。显然,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固化形式,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数学知识既要“吃开”又要“吃透”,设置有效训练任务就是透彻理解掌握知识的“法宝”。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力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定制个性化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在实践中完成认知迁移,实现知识运用,顺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设计数学训练活动时,教师要从综合性、趣味性、专业性、创新性等视角出发,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例如,教学《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组训练习题。设计练习题之前,教师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对直接的计算题已经有了精准的把握,但遇到应用题,他们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结合每名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出定制化学习任务。在我们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如学优生的训练任务中,基础题型是以口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应用题数量居多,且训练活动中融入了讲题训练。对此,学生不仅要阅读题目、搜寻关键信息、列式子,而且要将做题过程讲解并展示出来。这样的操作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全身心投入,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思维快速延伸,学习潜能自然迸发,数学核心素养也会得到锤炼和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生长不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就可以的,它是一个持续、不间断、有条不紊的探知过程,需要将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触动,进而实现思维升级。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以多元激发启动感知思维,以信息抽离生发逻辑思维,以实践操作打造创造思维。诸多教学手段的融通、渗透,为学生搭建起崭新的学习平台。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总结学习经验,思维体系更加鲜活、立体。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