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沂市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作为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小切口”之一,强化源头治理,由“事后解决”转向“源头预防”,发现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有变化、见实效”——
打造学校大宗食品采购全流程的“临沂样板”
“孩子在学校吃的东西,我们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安全不安全、好不好。现在,学校食堂采购的食材都能查到源头,所有食材都带着质量检测报告。这让我们特别放心!”临沂市朴园小学一名学生家长在参观学校食堂食材展示时说。
2024年,临沂市将校园食堂管理列为全市16个“专项深办”之一,并把学校大宗食品采购问题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后,临沂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作为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小切口”之一,强化“把脉问诊”“猛药去疴”,既全面整治群众看得到的饭菜价格、质量、卫生等表象问题,又靠前一步、深挖一层,着力纠治背后隐藏的食材采购流程不规范、采购价格高、膳食经费管理不严不细等问题,强化源头治理,由“事后解决”转向“源头预防”,发现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有变化、见实效”。 1—11月,“校园餐”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3.3%,满意率达98.5%。
聚焦关键环节,严把食品采购“三道关”
“校园食品安全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临沂市教育局聚焦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中的执行‘标准关’、平台‘建设关’以及流程‘监督关’等关键环节,出实招、求实效,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努力让学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临沂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国富说。
为确保大宗食品采购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临沂市教育局印发《临沂市中小学(幼儿园)大宗食品采购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出台《临沂市学校(幼儿园)大宗食品采购十项流程参考标准》,对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系统规范,确保了采购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招投标环节,临沂市建立健全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参与学校食堂食材供应的企业,从资质审核、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要求供应商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关键资质,并定期对其进行复查与评估。目前,已筛选出610家资质完备、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纳入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供应商库,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了源头保障。
在采购流程方面,临沂市推行“阳光采购”模式,全市14个县区均建立了大宗食品采购平台,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采购过程的全公开、全透明。学校食堂所需的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品均需通过平台招标采购,详细记录采购品种、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内容,并实时向社会公示,接受各方监督。沂南、莒南、兰陵等县创新开展“盲选”机制,平台对食材敏感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隐藏供应商信息,同一食材全部匹配相同的图片和介绍,且每天随机调换位置,从源头上切断了学校和供应商的联系,杜绝了暗箱操作与利益输送,确保了采购的公平公正。
同时,临沂市强化对采购食品的质量检测。一方面,要求供应商在每批次食材配送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不定期对学校食堂采购的食材进行抽检,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对检测不合格的食材,立即启动追溯机制,责令供应商召回并依法依规处理。2024年以来,累计抽检学校食堂大宗食品110批次,合格率达99.8%,有力保障了学生餐桌上的安全。
聚焦询价机制,用好价格调控“三比对”
“素菜都是2—3元一份,辣椒炒肉这类半荤菜4元一份,西红柿牛腩、玉米炖排骨这种荤菜5元一份,比外面的价格要实惠得多。”平邑一中一名学生家长在学校餐厅参与家长陪餐时表示。
“黄瓜(≥100g/根)每斤不超过2.2元,西红柿(≥100g/个)每斤不超过2.3元,茄子(≥300g/个)每斤不超过1.6元……”这是平邑县教体局食堂管理科工作人员每天通过大宗食品采购平台给供货商发布的蔬菜指导价格。为确保此类商品价格合理,平邑县教体局不定期组织学校、供应商于凌晨3—5点时段,前往商贸城、农贸批发市场等地进行采购询价。对发现的供应商报价高于同类商品市场平均水平0.5元以上的,会根据情节给予警告、停供一周、关闭供应商账号两周、全品类商品下架等处理措施。
为保证所有学校食堂采购商品的价格均低于市场价,临沂市教育局每周会通过大数据汇总比对全市各县区的商品价格,对单一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全市平均价格的县区进行通报,要求对该类商品进行重点询价,根据询价结果调整商品指导价。
临沭县教体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米、面、油和肉类商品是学校食堂需求量比较大的。在选择此类商品时,我们邀请本地的源头厂家参与招投标,同时多次和厂家协商沟通,厂家也愿意给学生提供质优价低的商品。现在,很多企业都能以零利润或者微利润给学校供货。这样,学校的采购成本又能降低不少。”
2024年8月,最后70家委托经营食堂转为自主经营;目前,临沂市3309家学校食堂全部实现自主经营,有效避免了因企业追求利润导致的饭菜价格高、监管难、易发食品安全等问题。
自实施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模式以来,通过县区学校询价确定食材指导价、市教育局通过数据比对指导、源头厂家直采直供的方式,充分发挥价格调控“三比对”作用,临沂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成本大幅降低,食材质量投诉率显著下降。
聚焦监督指导,强化综合施策“三连击”
一件事如果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反弹,指导和监督必不可少。临沂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和室组多次到学校调研、精心指导。
“2024年以来,我们把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到校陪餐等活动,发现有的县区落实食堂自营要求不到位,对食材采购价格监管不力等问题,通过制发工作提示、监督建议等形式,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学校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开展。”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孙复杰说。
为指导到位、监督彻底,临沂市教育局夯实了三项措施:一是实行家长“每日陪餐制”。在“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每天都有家长陪餐,一方面,让家长监督倒逼学校持续重视“校园餐”;另一方面,让家长沉浸式、体验式感受“校园餐”整治带来的成效变化。二是“四不两直”督餐。比如,开展市级督导检查时,要求中午必须到学校陪餐,同时要求不打招呼,将督导组人员随机分配到不同学校就餐,突击“陪餐”,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三是开门搞监督。邀请人大、政协、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领导到校指导监督。在用好“热线·首发”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上线教育服务“一码通”。家长通过扫码直接反映诉求,学校“一码受理”、及时反馈,有效简化了诉求办理流程,让监督更靠前、更直接。
临沂市还不断巩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成效,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监控覆盖后厨操作、配餐、留样等重点区域,确保全流程视频监控无死角、无盲区、无遮挡。支持鼓励各学校邀请家长走入学校食堂,共同制定每周食谱,实地查看学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各环节,亲眼见证食材到学生餐桌的全过程。
此外,临沂市注重加强学校食堂内部管理。组织开展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与操作水平;优先招聘学生家长为食堂员工,让家长融入学校食堂工作;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确保每所学校食堂都食品安全、营养可口;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置。
临沂市聚焦“小切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通过对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的全方位监管,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下一步,临沂市将继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