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是发展高质量教育的一大实招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
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应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引领作用,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持续发力,不断提质增效,才能久久为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就是发展高质量教育的关键一招,但扩容怎么扩?应注意什么?
首先是“质量”之扩,努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这既是高等教育培养高精尖人才的主渠道,也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主旋律,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力点。“扩容”本身就包含扩招的意思,把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继续推向深入,做好适度规模的扩张,以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不断满足新行业新产业新模式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这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准确识变的前提下,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地做出的一种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之举。同时,也让更多学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这种“扩”既有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使然,又是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使然。但“扩容”并非盲目地扩招,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避免因大规模扩招而稀释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
其次要扩的是“优质”本科。“优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过强过硬,主要指“双一流”的高校和专业;二是社会急需专业要建成“金专业”,并不断走深走细走实。这些优质专业扩招后不仅有助于缓解教育焦虑,减少基础教育的竞争,而且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出合适的人才,做好供需匹配。这种“扩容”也倒逼不少高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并为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蓄力。
再次是要扎实推进,实行蹄疾步稳的方式,避免盲目摊大饼。“扎实推进”是使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的应然之举,但推进方式要审慎稳妥。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新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专业,因为师资不足、资源不足的原因,不宜盲目扩张,而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
总之,“扎实推进优质学科扩容”的关键是“优”,措施是“扩”,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前提是“扎实推进”。要注意“扩”的辩证法,树立起系统思维、对比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