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高密经济开发区中学  让“雷锋精神”浸润学生心田 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红蓝双引擎”有力驱动教育创新 图片新闻 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内部督导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宁阳县第二小学:健康副校长进校园 助力春季传染病防控 泗水县高峪镇马家峪小学 “1540”模式引领活力新课间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189项科研项目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打造“和乐”校园 夯实“双减”成果 “感应花”绽放校园 科技互动助力心理减压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升级

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本报讯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构建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本学期创新推出“基础托管+特色拓展”双轨制课后服务模式。通过引入特色课程、搭建智慧选课平台、开展沉浸式课程体验等举措,构建起“全员覆盖、自主选择、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体系。

该校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三级教师座谈会征集建议,最终形成“5+2”分段式服务方案:每周五天全覆盖基础托管,每周二、周三增设27门特色课程。为让家长深度了解课程特色,学校创新举办“课后服务课程游园会”,通过作品展示、现场体验等形式立体呈现课程魅力,并组织学生及家长分批参与体验,增进了学生和家长对课程的了解。

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学校设置“双时段弹性选课”机制,家长通过“课程预览视频+线上选课指南”即可完成自主选课。平台实时显示课程热度,学校对课程进行动态优化,确保学生和家长顺利选课。

精细管理,让课后服务更优质。针对跨年级走班教学特点,学校建立“双导师护送制”和“二次清点机制”。素质托管课程教师持班牌定点接引,班主任全程护送交接,课后统一返回本班再放学。特别成立“课程质量督导组”,通过教务巡课、推门听课等方式动态监测教学质量。

“看着孩子能跟着专业老师学图形化编程,还能在校园里安全有序地参与活动,我们双职工家庭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在接送区感慨道。如今,书法教室里,墨香氤氲;创客空间内,思维碰撞;绿茵场上,活力绽放。这些成为下午放学后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据了解,学校将持续完善课程体系,让课后服务真正成为激发潜能、滋养成长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李苗苗)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