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高青县:打造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五莲县学校体育工作多元化发展 图片新闻 淄博市淄川区:个性化“运动处方”助学生健康成长 枣庄市峄城区实现“四个场域”城乡教研一体化 东营市河口区 以改革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加“油”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淄博市淄川区:个性化“运动处方”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讯(通讯员 刘锋)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秉持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深化体教融合,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两小时。在淄川区中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活力满满的身影。他们在操场、训练场、体育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运动的“火种”让校园充满朝气。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淄川教育的闪亮名片。该区多所学校获评全国各类体育特色学校,在淄博市运会上蝉联综合成绩和青少年组总分“五连冠”。

淄川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义民介绍,全区靶向施策,引领体育发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打造学校、竞技、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 “循环促进圈”,推动全民体育事业进步。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为重点,革新观念,落实 “六大行动、十六条措施”。借助学校 “大体育” 工程,完善 “十大联赛”赛事体系,优化 “区、校、班” 三级活动平台,让体育从 “精英体育” 转向 “全员体育”,构建起小学培基、初中选拔、高中输送的人才培养体系。曾就读于淄川区双沟中心小学的张克璨如今已跨级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队,备战各级赛事,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之一。

淄川区各中小学立足“双新”课堂和 “三课型”达标活动,发挥体育功效。秉持“让每名学生都能上场比赛”的目标,按体育新课标要求,探索体育课新模式,推进体育分项教学改革,强化课题研究,实现从 “单一项目”到“课程超市”、从“重体能”到“体能技能并重”的转变,助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发展。淄博第十中学是生源起点不突出的高中,依托排球、棒垒球等特色项目,助力众多学生考入心仪大学,荣获多项国家、省级比赛冠军。

淄川区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出台相关方案和考核办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每季度对中小学生进行全覆盖抽测。各中小学创新举措,教师通过“挂包+认领”辅导达标困难学生,提升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从“应试体育”到“健康导向”、从“传统体育”到“智慧体育”的转变。例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将冰壶项目引入校园,吸引众多学生参与,让这项 “冷”运动在校园“升温”。结合体育中考改革,淄川区完善学校体育发展路径,健全早操、大课间等一体化推进机制,整合校外资源,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实现评价内容和教育模式的转变。

如今,淄川区体育教育从课程到设施、从理念到实践都在变革,越来越多学生走出教室,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陈义民表示:“淄川区将以‘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十个转变’为突破口,凝聚体教融合的力量,推动教育体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