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高青县:打造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五莲县学校体育工作多元化发展 图片新闻 淄博市淄川区:个性化“运动处方”助学生健康成长 枣庄市峄城区实现“四个场域”城乡教研一体化 东营市河口区 以改革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加“油”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五莲县学校体育工作多元化发展

□ 通讯员 何乃华 张亮

“实验小学在校园里安装了16副篮球架,设置了8个不上锁的篮球筐,内放篮球200余个,学生在课间可随意取用,过把‘篮球瘾’。”“实验学校每星期三都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由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自由选择跳绳、打球等体育活动……”这是近日笔者在五莲县两所学校采访时,相关学校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王道芳和办公室主任丁浩说的话。

近年来,五莲县教体局以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学生为目标,以项目进校园为抓手、以赛事为动力源、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化体教融合,打造体育特色学校,构建起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递进式的体育运动多元化发展格局。

打造“有特色”的好学校。推动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小球”进校园,在各中小学建立班级、年级特色体育项目运动队,定期开展校内、校际联赛,做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提升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县教体局科学设置8项体育赛事,以赛促训,供学校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比赛项目,拉长“长板”,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举办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盘活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源,打造身边的精品赛事。

上好“能流汗”的好课堂。首先,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专”起来。将体育技能“1+1”融入课堂,完善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内容结构体系化教学,让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至少有一项“三大球”。其次,设立体育课程超市,让体育课堂“活”起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实施体育选项走班制,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再次,强化期末考核,让课堂“实”起来。将体育素养检测纳入学生期末考试,并将体育素养检测结果作为学校期末考核加分项目,实现以考核杠杆促进学校强体育、抓体质,方便学生对照检测结果和测试标准随时了解自己的体质状态。

掌握“能自救”的好技能。秉承“无体育不教育”理念,将游泳课程引入校园,免费为二至九年级学生开设防溺水公益公开课。课程采取“1节理论课+3节实践课”的方式,让学生下水体验和锻炼,为其穿上了一件伴随终身的“救生衣”。一方面,把专业场馆引入校园。在校内投资建设专业游泳场馆,破解学校开展游泳课程没场地的难题,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习防溺水和游泳技能。目前,投入使用的五莲一中、实验学校和实验小学3所学校的游泳馆共惠及学生1.3万余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校外场馆为周边学校学生进行培训。截至目前,五莲县市民体育中心游泳馆共为北京路中学和北京路小学的1000余名学生上了防溺水公益公开课,并进行了游泳技能培训。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