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高密市:帮助学生画好成长“路线图” 聚力打造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图片新闻 济南市泺源学校:“融”法以致远 “释”法润童心 诸城市辛兴镇中心学校 “1+X”联动机制构建“链式”党建育人体系 “土洋结合”抓好农村物理实验教学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高密市:帮助学生画好成长“路线图”

□ 通讯员 王同林 曹颖

“学弟学妹们,面对高考升大学,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呢?下面,我们谈一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人生理想所作出的选择和心路历程。”日前,在高密一中的启智剧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29名优秀学子齐聚一堂,为在校就读的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高中学生的成长规划纳入三年教育的全周期,自2016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近百名高密籍优秀学子回校指导学弟学妹们规划成长路线,今年正好是第十年。十年来,有3954名学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高密市招生考试研究院院长孙福平介绍,“通过生涯教育,我们意在使学生们对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谁’、要成为‘谁’;知道自己在哪里、未来要去哪里。学生在了解社会、自己、职业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在校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涯发展联系起来,目标更明确,视野更开阔。生涯教育正成为我们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自觉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

成长规划铺就成才之路

“高密一中毕业的学生冷晓琨,当年就是通过成长规划指导找到了自己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成长坐标的。”孙福平说。

冷晓琨是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研发的“夸父”智能机器人因在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模块化设计方面的优势,被众多客户青睐。今年新春伊始,高密生产的首批21台“夸父”机器人已分批发往上海和深圳,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慧化的应用支持。

“看到冷晓琨当时对机器人创意非常感兴趣,而且基础也好,我们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实验室,组织专业教师对他进行专门培养和规划指导。”高密一中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张铁龙说。从开始接触机器人到高中毕业,冷晓琨拿下了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机器人大赛冠军。也正是因为在机器人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冷晓琨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10月,冷晓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创立了自己的机器人公司,开始研究和生产机器人产品,公司估值很快就达到上亿元。

“我永远也忘不了学校老师给我的成长规划指导。”冷晓琨说。为了回报家乡和学校,2019年,冷晓琨在高密成立了乐聚(山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高密市乐聚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为高密学子搭建起科技研学平台。

“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增强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承载着学校落实‘新高考’改革、完善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推动家校合作、立体化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提高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重要任务。”高密一中校长赵虎介绍,冷晓琨作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定期回校给师生作成长规划指导报告。在冷晓琨的影响下,学校有近20人因在机器人方面有特长而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学子归巢助力家乡发展

“我把思政工作室建在母校,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弟学妹们规划好人生成长的方向。”在高密市柴沟中学“董少校思政工作室”成立仪式上,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董少校高兴地说。

2022年,高密市启动了在外学子回乡行暨“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活动,鼓励招引高密籍在外学子回乡发展。作为优秀学子代表的董少校主动发挥自身学业优势,在母校柴沟中学成立了思政工作室,建设了高密市第一家“于漪书坊”,并联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向“于漪书坊”捐赠图书160册。

“每名学生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幸福成长,为每名学生规划好适合自身发展的成长路径,助力学生全面而又健康地成长。”时任柴沟中学校长仪名强说。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活动启动以来,高密市先后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7人、青年人才4800多人,近万名优秀学子通过回校作报告、线上演讲等方式为家乡发展助力。

学业指导成就发展梦想

“以前,我一直觉得清华大学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听了老师的规划指导,我发现,只要找准路径,努力奋斗,梦想就能实现。”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高密一中学生李庆双高兴地说。

“每年高考前,我们都会邀请知名高校的教授到校举办人生规划指导讲座。”赵虎介绍说,“今年,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小兵到校作报告。孩子们都说收获很大,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成长定位。”

2020年开始,高密市就把学生成长规划列为学校重点研究课题,小学阶段实施“成长引航工程”,初中阶段实施“梦想定标行动”,高中阶段实施“‘为40岁做准备’生涯规划行动”,开设全学段学生成长规划指导课程,每年为5000名大学新生开展入学前规划指导,为学生搭建“大学认知——安全护航——生涯觉醒”成长阶梯。

“入学前,我对大学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通过规划指导,我知道了自己进入大学以后要干什么、怎么干,以后在哪个方向努力更适合我发展。”在听完学校的生涯规划指导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王浩宇说。

“学生成长规划是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在谈起学生的成长规划指导时,孙福平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矫正发展定位,减少成长阻力,助力学生更好、更快速地成长。”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