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高密市:帮助学生画好成长“路线图” 聚力打造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图片新闻 济南市泺源学校:“融”法以致远 “释”法润童心 诸城市辛兴镇中心学校 “1+X”联动机制构建“链式”党建育人体系 “土洋结合”抓好农村物理实验教学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聚力打造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学校布局优化调整侧记

□ 通讯员 申戈

“传球!快传给我!”214日,在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学新建的标准化足球场上,一场班级友谊赛正在激烈进行。绿茵场上,学生奔跑的身影与初春的暖阳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画卷。

“这里曾经是一片高低不平的草地,体育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如果没有实施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程,山区孩子的足球梦就很难实现。”西河中学校长郑贵军望着崭新的运动场感慨万千。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区生源呈现断崖式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淄川区委、区政府于20228月实施西河镇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工程。经过持续的系统推进,全镇已形成“1111”优质办学格局,即1所中心校、1所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布局优化不仅仅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全镇教育资源,更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西河中心校校长孙隆富介绍,“工程实施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优化配置65名教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淄川区教体局创新举措,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西河中学挂牌淄博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分校,西河镇中心小学挂牌淄川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分校。“李老师在数学课上巧妙运用小棒图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淄川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送课下乡活动中,西河镇中心小学教师贾磊对总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深有感触。

淄川区教体局基教科科长刘延金表示:“我们着力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常态化开展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等活动,旨在建立以城带乡、优质均衡的教育机制,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资源平台的搭建,西河镇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小而特”“小而优”的小规模学校育人品牌初步形成。西河镇中心校与驻地高校、爱心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发“西河红木”“齐艾中草药”“传统弓箭”等特色校本课程,开展“读书签约”、书法绘画、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特色托管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一年来,有累计97人次的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

“学校布局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深化内涵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学在淄川’教育品牌贡献西河力量。”展望未来,西河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李强信心满满地说。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