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把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里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剪艺图灵”项目正式发布 图片新闻 以“全天跑”激扬国防情 在“流动博物馆”里探索世界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让“星星的孩子”奔跑在春天里 济南市市中区城郊学校提质行动现场会在锦华学校举行 潍坊高新区金樱幼儿园 幼小衔接教育有“妙招儿”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红色脉搏 巨野县田桥学区:全力打造“和美乡村”党建品牌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剪艺图灵”项目正式发布

本报讯(通讯员 孙芹宝 刘丽宁)近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传来喜讯,该校首个基于 DeepSeek 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生成式剪纸创作系统 ——“剪艺图灵”正式问世。该系统通过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与胶东剪纸非遗技艺的创新融合,在文化传承、教育推广和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该校在非遗剪纸领域的研究积淀深厚。依托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所、数字创意研究所等科研平台,项目团队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剪艺图灵”系统采用“AI技术+非遗基因”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完整的数字化传承体系。在技术架构方面,创新性地采用中英文语义识别技术,精准对接 DeepSeek 大模型接口进行关键词优化,实现剪纸艺术创意内容的高效生成。

在教育应用层面,系统构建了“三维融合”育人体系。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传统剪纸工艺,配合智能硬件实现“无剪刀化”创作,既保留了剪纸艺术的教育价值,又降低了低龄学习者的安全隐患。其跨平台特性支持微信小程序、APPPC 端无缝衔接,结合“移动学习+场景化教学”模式,已在烟台多所中小学开展试点教学。

“我们构建了‘文化基因库+算法优化 +场景创新’的技术闭环。”项目负责人高晓燕教授介绍,团队通过深度解析 3000 余幅胶东剪纸作品,建立起包含纹样特征、构图规律等要素的文化基因库。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师生团队创新采用“渐进式特征迁移”算法,使AI生成的剪纸作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备现代审美特征。目前,系统已形成八大主题系列,涵盖节庆装饰、文创产品等 200 余种应用场景,部分作品已实现商业转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构建了“双师双能”育人机制。教师团队主导算法优化与技术攻关,学生团队则负责文化元素挖掘和用户场景设计。在模型调试阶段,师生共同开发的“文化适配度评估系统”通过量化指标实现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智能匹配。目前,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种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又为非遗数字化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剪艺图灵”系统的研发成功标志着该校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探索进入新阶段。未来,团队计划构建非遗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开发AR互动教学系统,让传统剪纸艺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