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晨跑出发,开启“全天候奔跑计划”,将国防教育融入其中,让“铸魂”与“强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五莲县北京路小学——
以“全天跑”激扬国防情
连日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洒满校园,五莲县北京路小学的“雷霆突击线”环道上已活跃着一群跃动的人——生龙活虎般的学生迎着朝阳,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以我青春之名,共筑青春防线”的响亮口号。这是该校推出的“强健体魄、强军有我”综合素养淬炼活动的剪影,也是在跑步中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实践。
学校集齐了曾经高高飘扬在我国东极、西极、南极、北极“四极”哨所和天安门广场湛蓝天空中的五面国旗,在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全校600多名师生与“四极”哨所官兵隔空深度对话,以国旗科普展厅深化国防教育,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体验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情怀,实现了红色教育与国防教育的水乳交融。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运动时间碎片化、锻炼效果浅表化、体质视力健康下降化”的现象,学校创新实施晨跑“1+3+3”模式,即围绕“国防强魂、健康筑基”这一核心,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家长配合3项举措,从晨跑拓展到“课前跑”“课间跑”“课后跑”3项特色活动,真正让跑步成为浸润式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每周一晨跑前,学校都组织学生在国旗下宣誓,让他们感受戍边官兵“迎接第一缕朝阳”的忠诚与使命担当,增强国防教育的具象化体验。
为增强代入感,学校将晨跑里程转化为“虚拟长征路”,以奔跑到“四极”哨所为目标,增强“脚步丈量山河”的豪迈;为增强运动效果,增进师生感情,学校成立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师同跑团”,通过与学生同跑,既守护了学生安全,也起到了督促和鼓劲作用;为了激发跑步能量,学校成立了15个小队,并为各小队赋予“红旗小队”“烽火小队”“戍疆小队”等富有军事特色的名称,强化军事体验;为保障学生跑步时间,学校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等等。
“全天候奔跑计划”的实施,让学生跑起来了,动起来了,强健起来了。“以前,很多学生在操场上跑不完一圈就喘粗气;现在好多了,九成以上学生能够轻松跑完5圈!”体育教师冯超说。
“跑步是军训的主要形式,是军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义务教育学校确保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的主要活动项目。通过‘全天跑’,融入式、沉浸式强化国防教育,真正让‘铸魂’与‘强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既增强了体质、锤炼了意志,也激扬了国防情怀。”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汤志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