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馆校协同 科创筑梦 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开展  “巡河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科普三分钟” 点亮学生科学梦 图片新闻 山东职业学院国际化办学再续新动力 潍坊市峡山区赵戈小学:学生餐厅成全环境育人新阵地 寿光市圣城中学组建名师帮扶“红色奇迹团”  “活力教育”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班主任+”筑牢校家社协同育人桥梁 郓城县随官屯镇实验小学开展实践研学 以“四项举措”实施阳光教育,培育阳光少年 “红领巾储蓄银行”探索养成教育新路径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郓城县随官屯镇实验小学开展实践研学

本报讯 “以前,我认为把幼苗埋进土里就好了。原来,小番茄苗在移栽前要轻轻捏散根团才能成活呀!”近日,郓城县随官屯镇实验小学学生韩迪在研学归来时兴奋地分享道。为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该校教师把劳动实践课堂“搬”进了蔬菜种植基地,让学生现场感受农耕文化以及现代科技农业的魅力。

“你们知道火龙果到底长在什么地方吗?”在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向学生科普各类蔬菜和水果的育苗、栽培和成熟的过程,并对师生移栽蔬菜幼苗和采摘草莓等操作步骤进行指导。“我们难得有这样在蔬菜大棚现场上课的机会。与从前参加的劳动实践相比,我觉得这次特别有趣!”学生张紫琰说。

在传统农具展示区,工作人员系统讲解了木犁、铁耙、石磨等传统耕作器具的操作方法及发展历史,并带领学生体验了石磨和石碾等农业器具的使用方法。“今天的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体会到了农耕的辛苦,领悟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意义。”教师魏海军说。

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通过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我们开发了以农耕文化为特色、适合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田间课堂’不仅仅掌握了农耕知识,更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家乡文化的认同。”校长李平说。(孟令光)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