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馆校协同 科创筑梦 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开展  “巡河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科普三分钟” 点亮学生科学梦 图片新闻 山东职业学院国际化办学再续新动力 潍坊市峡山区赵戈小学:学生餐厅成全环境育人新阵地 寿光市圣城中学组建名师帮扶“红色奇迹团”  “活力教育”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班主任+”筑牢校家社协同育人桥梁 郓城县随官屯镇实验小学开展实践研学 以“四项举措”实施阳光教育,培育阳光少年 “红领巾储蓄银行”探索养成教育新路径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

“红领巾储蓄银行”探索养成教育新路径

□ 通讯员 王朝阳

近日,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以“红领巾储蓄银行”为载体,创新融合“每月一事”德育项目,探索出一条以微习惯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育人路径,成效显著,引发广泛关注。

该校借鉴银行储蓄模式,为每名学生开设“好习惯账户”,将日常行为规范量化为“好习惯币”。从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到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礼仪,学生通过点滴积累实现“习惯储蓄”。学校依据年级特点分层设定目标:低年级侧重生活自理与礼仪教育,如自主整理书包、主动问好;高年级聚焦学习自主与社会责任,如拓展阅读、社区服务等。“每月一事”项目与“储蓄银行”深度联动,每月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并对契合主题的行为给予“奖励加成”。例如,在“环保习惯月”中,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绿植领养等活动可获额外积分,有效强化主题习惯的养成。

为确保实效,学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教师作为“习惯导师”,每日记录学生表现,定期总结反馈;家长通过“亲子日记”记录校外习惯延续情况,如家庭阅读、家务分担等,经确认后可兑换积分,实现家校无缝衔接。此外,学校联合社区设立志愿服务岗,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累计服务时长超800小时,获社区高度评价。在激励机制方面,学生可以凭“好习惯币”每两周兑换一次奖品,涵盖文具、书籍及“一日班长”“校园主播”等体验机会。同时,学校每月发布“习惯成长榜”,表彰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一学期实践数据显示,学生课堂参与率显著提升,主动发言次数平均增长35%,作业高质量提交率从70%跃升至90%。校园文明蔚然成风,乱扔垃圾现象减少60%,主动问好成为常态。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人次参与社区服务,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担当。

校长丁耀昌表示:“红领巾储蓄银行以‘小积分’激发‘大能量’,通过创新机制唤醒学生的内生动力。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养成的工具,更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实践平台。我们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效破解习惯养成‘落地难’的痛点,让好习惯真正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成长财富。”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