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粉笔=示范+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已经在教育道路上走过了15个年头。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学生之余,我常常会反思:教师正确的教育方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直到我回想起学生时代记忆犹新的两件事,我才真正找到了答案。
第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候,我们都很贪玩。下课铃声一响,我们就像出笼的鸟儿一样,纷纷跑出教室,投沙包、踢毽子,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玩得太投入了,值日生竟然忘记了擦黑板,而下一节课正好是班主任的课。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看到黑板没擦干净,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手帕,仔细地把黑板上没擦干净的地方抹干净。那一刻,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没有责备任何人,但他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这一堂课,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课堂效果也格外好。
第二件事发生在初三。我们的学习压力很大,但偶尔还是会放松警惕。有一次,黑板又没有擦干净,而上课的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他走进教室,看到乱七八糟的黑板,什么也没说,拿起粉笔在没有擦干净的地方继续板书。结果,那一节课,我们什么也没看清楚,更别说记笔记了。从那节课以后,再没有出现上课时不擦黑板的情况。
这两件小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我很感谢我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两位对的老师——一位用无声的行动教会了我们“示范”,另一位用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责任”。
第一位老师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我们还没形成独立认知的时候,他没有严厉地批评指责,而是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无处不在。比如,当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备课、精心讲解时,学生会感受到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教学的热情;当我们在校园里主动捡起一片垃圾时,学生会明白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都是教师示范作用的体现。在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位老教师。我初见他时,他还有两年即将光荣退休。他在一所乡镇小学默默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青春,每天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准备教学用具,整理讲台。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班级里的学生也开始提前到教室,主动打扫卫生,整理桌椅。这种无声的示范比任何言语的教导都更有效。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行为上,而且体现在品德上。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甚至对生活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位老师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示范,更是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在我们的独立意识刚刚形成的时候,他没有责备、批评我们,而是用他特有的行为方式让我们明白作为学生应该负起责任,不负责任就要付出代价。现在想想,那位老师也是在践行着自己的责任。他的责任就是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成长,而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责任的培养。在学生时代,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集体产生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承担责任。比如,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负责班级事务;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承担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分工。这些举措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且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有一次,我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无教师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要自发地组织课堂,完成学习任务。一开始,学生手足无措。慢慢地,他们学会了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讲解知识点,有的负责组织讨论,有的负责记录。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他人合作。
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将伴随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成长的重要基石。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工作就是这样的。我们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爱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而责任则让学生学会担当。只有将爱与责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从教15年来,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自己的认识。我的心中也慢慢形成一道公式:“黑板+粉笔=示范+责任”。教师的物质生活也许相对清贫,一生两袖清风,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张张专注听讲的面庞,我都会感到深深的幸福。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这份平凡中却蕴含着崇高的使命。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我们用自己的言行立德树人,浇灌出祖国的花朵。课堂内外的谆谆教诲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系阳信县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