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像窗外的爬山虎那样生长 AI时代,我们这样做班主任 被牵着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 控制情绪 正向鼓励 静待转折

第7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7
【所 行所思】

被牵着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

□ 济南第二中学 杨玉玲

“被牵着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被宠着的孩子永远长不大。”这句简单朴素的语句,蕴含着教育的大智慧。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引路人,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作为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新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而且需要班主任展现教育智慧,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班级建设。

班主任工作头绪众多、纷繁复杂,有些班主任总是抱怨学生问题层出不穷,觉得自己反复“说到”学生就能按要求“做到”;有些班主任总是小心翼翼的,每天必须让学生处在自己的监控之下;有些班主任对班级大事小情都事必躬亲,认为自己做的事才是最放心

的……这样的班级管理不可谓不尽心尽力,但是结果不仅会弄得自己身心疲惫,而且无法充分调动起班级每名成员的积极性,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主动支持。长此以往,不但达不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的,反而会使班集体缺乏凝聚力、秩序混乱。因为班主任用他的行为告诉学生:“老师不信任你。”

戴维·威斯格特说:“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在自信自律中不断成长。新时代,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班主任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也会慢慢地拉近与班主任的距离。班主任学会适当放手,将实现班级管理提质增效与学生成长内驱外显的双赢结果。

放手班级活动组织,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高一时,学校组织第一次大扫除,当时的卫生委员找我,告诉我学校关于大扫除的任务要求。我坚定地告诉他:“你去组织同学们干吧!我相信,你会做好的。”他先将班级大扫除的各项任务分配给每名同学,又在大扫除前把每项任务的标准明确告诉大家。整个过程我没有参与,虽然我班在第一次大扫除中没能得满分,但卫生委员从中吸取了教训,在以后的各项卫生任务中越做越好。除此之外,学校运动会、合唱节、社会实践等活动,我都敢于放手交给班干部,只是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做好配合和协助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有了点滴成长,班集体也在他们的努力下更加团结和睦、积极向上。

放手班级日常管理,凝聚集体发展合力。高中阶段有自习课,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每节自习,我都会走进教室监督学生。但我一直在想,难道这3年的自习课,学生都要依赖班主任吗?实际上,在我们看着学生上自习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看着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在他们的监控范围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全身心地认真上自习。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以管理者的主体身份维持自习秩序。其间,我会利用监控观察学生的举动,及时解决学生不易处理的问题。为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设置了班委A、B角色,让学生承担班级日常管理的监督工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有效沟通、组织协调,提高了综合素质。这种信任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班干部公正、高效履职,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放手家校社沟通,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格局。针对当前亲子关系紧张、家长与学生难以有效沟通等问题,我和班委作为“导演”,让学生成为主角,召开我们班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学生主持、介绍班级各项工作情况,学生代表分享学习经验,播放学生校园生活短片、学生与家长互写知心话……更加灵活和有意义的形式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学生落落大方的表现、真情实感的表达,也赢得了家长的掌声和共鸣。

放手主题班会设计,促进解决班级管理难题。有一次,我发现班里有两名学生谈恋爱,就想以“早恋”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我找了两名性格不同、平时特别能为班级着想的学生,一起商量班会的事。他们了解了我的想法后,建议他们自己开这个班会,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放手班会。事后,学生告诉我,这次班会,大家都坦诚表达了对早恋的看法,意识到了早恋的危害。学校政教处的教师也全程观看了我们班的学生自主班会,纷纷为学生组织班会的效果点赞。从那以后,学生自主班会成了我校德育管理的一个亮点。

当然,信任不是放任自流,放手不是做“甩手掌柜”。我们在给予学生自由和空间的同时,要能够预设事件发展的进程,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者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放手去做”的坚实依靠。只有这样,信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放手才能体会到互相成就的幸福。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