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以篆刻艺术构建德育新生态
本报讯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打造“方寸印鉴育全人”特色德育模式,将篆刻艺术转化为独特的育人载体,形成“课程+环境+实践”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该校构建四级进阶式校本课程体系,分设“认知·传承”“体验·创作”“融合·拓展”“创新·弘扬”四大模块,贯穿一至五年级梯度培养。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学校自主研发《快乐篆刻》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五大主题融入篆刻技法教学,既让学生了解篆刻的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校园环境建设凸显篆刻育人元素。师生历时一年半共同创作了8米巨型石刻《洪山小学赋》,将百年校史浓缩为篆刻艺术的视觉盛宴。校园内设置“节气印章花坛”“五jing(即净、静、敬、竞、镜)文化石”等特色空间,巧妙运用金石元素营造沉浸式育人场景。学校创新开展“篆刻+”融合课程,组织学生创作《弟子规》系列印章、《印迹·党代会》红色主题作品,其中6件作品被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刊登。
在实践育人层面,学校开发“篆刻+”劳动课程群,设置石材打磨、篆刻刀法等12个劳动实践项目,年均开展“非遗工匠日”活动20余场。学生通过自制姓名章、班级印等作品,在锤炼篆刻技艺的同时培育工匠精神。近年来,学生在省、市级艺术赛事中斩获10多个奖项,形成“人人会篆刻、班班有展品”的生动局面。
“金石文化已成为学校德育的特色密码。”校长陈晓花介绍,“下一步,我校将通过建立篆刻研学基地、开发数字篆刻课程等方式,持续深化传统文化育人内涵,让方寸印章继续书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刘延锟 刘锋)
录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