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平阴县锦尚小学:以“实践+公益+育人”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跟着校长去跑步 图片新闻 淄博职业学院学生斩获全国大赛金奖 为学生打造心灵港湾 山东省量子未来技术学院落地济南大学 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以篆刻艺术构建德育新生态 安丘市文华学校:“班主任+”领航非遗研学 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回民学校: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第4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4

安丘市文华学校:“班主任+”领航非遗研学

本报讯 青云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安丘市文华学校六年级(2)班班主任季佳慧已打开“育人协同平台”,只见研学任务的18个节点在数字地图上跃动。这是该校创新“班主任+非遗导师”双轨制,将“五育融合”植入山水课堂的生动实践。正如一名学生在研学日记中所写:“当班主任变成‘文化导游’,当山水自然成为巨型教室,我们终于触摸到了知识的温度。”

如今,安丘市43%的中小学引入“班主任+”育人模式,文华学校是其中的领航校。在青云山非遗研学基地的拓片课堂上,语文教师孙业凤与拓片传承人陈师傅开展了联合教学。学生在拓印“梅兰竹菊”后,手持作品吟诵相关诗句。孙业凤说:“墨汁pH值影响拓片清晰度。这既是化学实验,又是与先人的对话。”在孙业凤指导学生记录数据时,季佳慧同步将42份实验报告上传至“拓片数据库”,便于学生学习研究。

面塑课上,数学教师赵帅帅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斜拉式大桥,美术导师教授传统配色技法。学生刘雨轩捏制的“文鳐鱼”因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被选送到学校科技节展览。“班主任就像制片人,把各科教师穿成教学链。”面塑非遗传承人李师傅介绍。

野生动物园内,班主任团队运用“五育雷达”实时追踪研学数据;生物组学生通过智能手环记录金丝猴的心率波动,对比动物行为学理论;地理组学生用AR沙盘重构园区微地形,并且把3D打印的栖息地模型提交给动物园,以便他们优化方案。

在香囊制作课堂上,化学教师程仕梅解析艾草挥发速率时,班主任马丽华的镜头正在记录学生的缝制过程。这些影像将转化为“成长银行”积分,与学科成绩共同构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图谱。

研学结束后,学生带着陶艺、拓片、剪纸等作品返回学校。这些成果将通过“班主任+”平台进行数字化存档,激发学生的研学积极性。“通过研学,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42%,他们的传统文化认知度达91%。”学校党支部书记潘环球介绍。今后,学校将与青云山非遗研学基地紧密联合,通过“双师教学”提高研学实效。

(郭德强)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