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构筑家校社“三维协同”新生态
邀请家长上“百家课”、开发家社“生活教科书”、柔性化解家校矛盾……近年来,临沂第三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通过“联资源、联责任、联感情”,构建起家校社“三维协同”育人新生态。
该校充分开发家长职业与特长中蕴藏的教育宝藏,盘活家长资源、重构课程生态,将家长的职业特长转化为教育能量,推动家校共育从“请家长配合”升级为“与家长共创”。打破传统家委会模式,建立涵盖“科技前沿”“文化传承”“生活技能”等领域的“家长职业·特长资源库”,形成可随时调用的“课程资源云图”,开发校本、班本课程。利用主题班会、课后服务等时间,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上课,给学生讲《榫卯结构的千年智慧》……医生的白大褂变成了课堂教具,刺绣的针线串起了文化密码,百家姓的“家”升华为百种课程的“+”,家校共育从“资源消耗”走向“能量共生”。
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在阳台上播种花卉,观察植物生长;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家长和孩子通过家庭读书会交流心得、增进亲子感情……学校积极和家长、社区开展协作,突破教室边界,把家庭、社会场域作为学生学习的“活教材”。研发“家庭科学探索50例”“亲子共读百天计划”等课程包,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让知识带上烟火味、散发泥土香,用“生活教科书”影响学生成长,让教育显现出最动人的模样。
为弥补家校共情之缺,学校建立了“预警黄灯——沟通绿灯——调解橙灯”的“三盏灯”机制,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共识凝聚在对话中,让信任生长在行动里。学校充分利用校长热线、一码通、定期调研等形式,广泛收集家长、社会的意见建议,并把这些数据作为家校共情的“晴雨表”,生成“家校关系风险清单”,点亮“预警黄灯”,让问题止于未然;打破“单向通知”模式,构建校长接待日、家长议事厅、家校沟通工作坊、亲子协作日等多维度对话平台,消解隔阂,畅通“沟通绿灯”,让共识自然生长;对已产生的矛盾,建立班级调解角、校级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支援“三级调解机制”,柔性化解矛盾,点亮“调解橙灯”,让信任向阳而生。黄灯照亮家校认知的盲区,绿灯架起心灵对话的桥梁,橙灯提升彼此理解的温度,真正实现了从“家校博弈”到“教育共生”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