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龙池镇中心学校 “红黄蓝”文化助力全环境育人
本报讯(通讯员 邢梅霞韩恬静 孟胜男)昌邑市龙池镇中心学校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以党建统领为根本保障,系统构建“红黄蓝”三色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红色文化铸魂、黄河文化培根、蓝色海洋文化启智”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全域协同”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新范式。
该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红色文化传承党支部”,依托渤海走廊革命纪念馆等8处基地,开发了“三位一体”红色教育模块,让红色文化铸魂,构建起峥嵘精神传承体系。工作中,通过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实践空间,整合镇域优质研学实践基地,打造“我的龙池行”研学“大思政课”,目前已在校内外基地为学生授课20余次。同时,学校深入挖掘整理革命史料,编写《红色龙池·绿色盐乡》校本教材,开设“革命家书诵读”“红色马渠情景剧”等特色课程,将地方党史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打造“重走渤海走廊”研学路线,建立“红领巾讲解员”培养机制,年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20余场,覆盖学生600余名,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学校首先聚焦黄河文化的教育功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文化传承体系,通过将“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把黄河历史、民俗、生态等融入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以黄河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精神基因。学校还打造劳动农具展览长廊和农耕文化彩绘墙,建设黄河农耕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节气农事体验、传统农具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其次,学校成立家校黄河文化共育委员会,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黄河文化教育。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进校园,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民俗文化体验等校外实践活动,形成“校内学习——家庭延伸——社会拓展”的全链条育人模式。
学校以党建引领创新,将蓝色海洋文化与盐业文化融入育人实践,通过蓝色海洋文化启智,培育海洋强国时代新人。对此,学校成立“海洋科技创新实验室”,开展海洋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海洋科技的实践平台。开展“盐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与当地盐企合作,参观盐田,了解制盐工艺的演变,深入学习昌邑盐业发展史,开辟“校园实践田”,邀请盐工现场教学。建立“盐文化创意工坊”,引导学生以盐为材料创作手工艺品,开发“盐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