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爱的教育”是幼儿品德培养的基石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 图片新闻 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幼儿园 举办首届“幼儿驾照考试” 阳信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用课程与材料打造智慧乐园 做新时代“教育家”型家长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家教指导】

做新时代“教育家”型家长

□ 韩琼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教育家精神”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最高价值引领,也为作为教育主体的亿万家长带来了新的思考。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不应该对“教育家精神”一词望而生畏,如果能持续强化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亦可成为“教育家”型家长。

做新时代“教育家”型家长,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育人手段、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诠释了教养孩子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笔者认为,要想成为“教育家”型家长,可从六个方面提升教养能力。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需要摒弃落后的教育观,自觉践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教育家”型家长应主动学习育儿知识,接受科学家庭教育指导,有前瞻性地培养正确的教育观,提升自身教育能力;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孩子提供家务劳动、社会交往、研学旅行、观摩交流等实践学习机会,通过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化的人。“教育家”型家长应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通过家庭日常生活浸润,向孩子传递正向价值观。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主动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孩子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道德正义的时代新人。同时,“教育家”型家长要坚持“以德立身”,做到言传身教,让自身的高尚言谈举止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生存是我们生活的基石,而良好的生活环境则是支撑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教育家”型家长应该主动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美观、温馨安心的居住空间,为孩子营造出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空间贵在温馨安宁,让孩子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拥有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每个家庭追求的目标。“教育家”型家长通过维系家庭成员关系,树立共同的家庭价值观念,营造开放、尊重、互助和理解的家庭氛围。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亲近、夫妻关系和谐,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有爱的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要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庭建设和人际交往,培养孩子积极的社会交往能力。家庭有了较强的凝聚力,孩子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亲子关系是人类情感关系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一环,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育家”型家长应鼓励孩子勇敢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倾听及回应,提升沟通质量,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亲子教养观念,既树立教养权威又不过分干涉,教养过程张弛有度,有原则、有规矩并持续遵守。亲子间的良性互动还能减少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塑造其良好的性格。

乐观进取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支持,共同为幸福家庭建设而努力。“教育家”型家长以昂扬上进的状态激发家庭成员的内在动力,引导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进取心。家庭成员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培养其抗挫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主动学习“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践行卓越家庭教育理念,推动高质量家庭建设,实现家庭成员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