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实验小学 为学生铺就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审美之路
本报讯(记者 张晓燕)高青县实验小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为桥梁,深化“五育融合”理念,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让每次艺术实践、每场文化浸润都化作育人的春雨,为学生铺就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审美之路。
漫步在校园里,果绿、橘红、天蓝三大主题色如灵动的音符,跃动在每个角落里。校徽、班级文化墙、图书室、科技馆、景观小品健康园、享书苑……目之所及皆是色彩的盛宴。学生身着荣获山东省“我最喜爱的校服”称号的“梦想”系列校服,更是将这份色彩之美穿在身上,行走于校园间。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霍秀芹介绍,带着“把儿童放在学校的正中央”这份对教育的承诺,学校为不同特质的学生创设多元化成长环境,提供个性化成长支持,以色彩为笔,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让每名学生在这里发现自我、突破自我。
学校构建的“博雅育美”课程体系涵盖“德美修身”“展美艺趣”“纯美乡土”“弘美健体”“智美趣味”“悦美书香”“创美实践”等“七美”课程群,开设合唱、剪纸等40门课后服务特长课程。同时,打造思政、体育、劳动等在地化“小课堂”,将美育融入校园生活、绽放精彩。跨学科的美育实践更让课程焕发活力。在“黄河印记”课堂上,烙画社团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葫芦;葫芦上,黄河人家炊烟袅袅,美食飘香。学生或画或写或捏,让黄河文化在指尖流淌。寒假作业中的《创意年历》《高青名人集》将绘画、设计与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今年暑期,学校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作业展,家长张苹感慨道:“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探究能力强了,审美能力也提升了。”
如今的高青实小,从课堂到校园,从教师到学生,美育思辨交织成歌。正如霍秀芹期望的:“美是支点,融通‘五育’;美是桥梁,连接着知识与生命的成长。”这所学校正以美育为笔,让儿童生活与美相遇、向美生长。